源源不断的增援下,渡过滦河的明军没有崩溃,与清军杀得难解难分。
很多清兵都将开完火的火铳扔到一边,舞起锃锃发亮的大刀,在周围舞出一个光球。
如果在十来年前,这种高超的武艺无疑会让很多明兵心生畏惧,进而越战越挫。
然而最近几年,明军上下贯彻“三刀不如一刺”的思想,除了哨探和少数几支部队,不再列装大刀、长刀一类的劈砍武器。
如今,御林军步兵主要的近战装备是刺刀,两人一组、三人一组,反反复复地训练。每次对着木桩发起突刺时,还要大喊一声“杀”来增加气势。
刚开始受训时,大部分西营、忠贞营的老兵都不太认同,认为一旦进入白刃战,还是舞了一辈子的大刀比较顺手。
有些武艺高强的军官拿出辉煌过往来举例,比如说曾经一个人挥着大刀杀入敌阵,连砍十几个人等等。
“连砍十几个人,也许只死了两三个,其余包扎包扎又活蹦乱跳了。刺刀一刀就是一个人,干净利落多了。”
对于白刃战哪种兵器更好,御林军与忠贞营、西营有过多次论战,最后以比武分高下。一百对一百,两百对两百都试过。
御林军的士兵清一色装备钝头的木刺刀,对手拿什么近战武器都可以。
结果当然是御林军大获全胜,把不服气的对手们捅得痛不欲生。
马宝、李来亨、窦名望等人对此大为不解,都仔细研究过刺刀阵能在白刃战获胜的原因。
他们共同的结论是,刺刀的攻击方式单一,来来回回就是那么几个招式,士兵极其容易上手。
在训练中,那几个突刺动作,每个御林军士兵都反复练了几千、几万次,威力自然极大。
而且刺刀没有劈砍、挥舞的动作,所以可以多人并列,刀尖向前,组成密集的刀阵。三人、五人、十人都可以。
就算只有两个人,也可以背靠背,组成最简单的肉搏阵型。
大刀就不同了,既有上下劈砍,还有左右横划,无法组成密集阵列。
一面是刺刀阵严阵以待,一面是挥舞着大刀扑上来一个个“单人”,两者对撞自然是大刀吃亏。再加上刀身没有刺刀带着枪长,一边倒就不奇怪了。
即使某些军官武艺非常高强,也只能拼掉十杆八杆刺刀,于大局无补。
窦名望这样叹道:“一个大刀兵绝对能打赢两个刺刀兵,十个大刀兵与十个刺刀兵势均力敌,一百个刺刀兵大都能战胜一百个大刀兵,而一千个刺刀兵则总能打败一千五百个大刀兵。”
就这样,很多老兵都开始练起了刺刀,练习怎么在战场上快速组成两人、三人、五人的小刺刀阵。
至于以前常用的大刀、短枪一类的冷兵器,则被允许当成备用武器带在身边——不要太大、太长就行。
这次,清军顶着巨大伤亡向明军发起冲锋,本以为进入白刃战明军肯定会落荒而逃。怎料,明军的白刃战也很厉害。
三四千清兵冲击一千余人,居然一下子打不下来。随着过河的明军越来越多,滦州城头的安亲王岳乐发出一声叹息,放弃全歼过河明军的想法,下令鸣金收兵。
第一天的战斗就在虎头蛇尾中结束,战后清点战果,清军的伤亡高达七八百人。
其中,被火铳击中躯干的人,大部分当场就死了;还有一部分被开花弹炸到,极难治好;至于被刺刀刺穿身体的勇士,不死也要躺上几个月,肯定要运回京城医治。
还好战果也不小,多尼估计明军伤亡怎么也得有四、五百,毕竟很多明兵都得靠同袍搀扶才能走过浮桥。
岳乐道:“我总算明白,为何达素、傅喀禅、穆里玛……这么多人会败在伪帝手上。我们半渡击之,居然没把他们打崩。我们死的人,还比他们多……如果轮到我们进攻,如何才能攻得下?”
多尼显然没有对接近二比一的战损感到沮丧,反而觉得非常振奋。
“进攻,别想了。我最近问遍所有人,近五年,没有一支部队能攻破伪帝的防线。咱们就这样守着打,耗上两个月,下雪了,他们就不好办了。”
“不是说,他们做了十万件军大衣,每件棉布八尺,棉花一斤半?”
“他们的报纸上这样说,怎能尽信呢。老子就不信了,广东连一个贪官污吏都没有,能把十万件棉衣做出来,发到每一个士兵手上。一斤半啊,老子的棉衣都没这么重、这么厚。只要冻死个万儿八千,就算咱们打了个大捷了。”
岳乐骁勇善战,他觉得多尼多少有些魔怔,看似信心满满十分无畏,实则瞻前怕后,畏敌如虎。
不过多尼是正蓝旗旗主,他只是正蓝旗小旗主,身份上以堂弟多尼为尊。既然多尼决定在滦州城硬耗,他又没什么更好的办法,也只好表示支持。
之后的几天,明军依然在各个不同的地点尝试渡河,清军依然提前将精锐布在阻击的最佳位置,等到明军渡过千把人,就开始发起反冲锋。以肉搏战降低明军优势火炮的威力。
清军的伤亡巨大,几天下来就满城都是伤兵。还好从大量后援陆续从天津一线赶来,城内的力量倒是越来越强了。
在一马平川的华北平原上,双方的兵力调动都瞒不过对方,阴谋诡计没有作用,只能面对面硬干。
这日,朱由榔看完战斗,提出一个问题:清兵的炮手就真的就那么准,每天都能打断几次浮桥?
他在地图上标出几天来试图过河的点,发现一个规律。
在前线指挥渡河的马宝、窦名望等人的经验实在太丰富了,每次选择的渡河地点都很适合架设浮桥,属于“最佳地点”。
马如龙问道:“陛下,这不是应该的吗?如果连哪里适合渡河都看不出来,他们还敢自称宿将吗?”
“不对,我们能看出来,贼人自然也能看出来。咱们选的这些地方,都是他们选好的。小土堡后面的大炮早就校正好了诸元,咱们直接撞上去,能不被炸断桥吗?”
小说推荐
- 明末:海上崛起,重建铁血大明
- 【飞卢小说网独家签约小说:明末:海上崛起,重建铁血大明】崇祯末年,闯王入京,崇祯殉国。建奴入关,生灵涂炭,河山飘摇。穿越成为崇祯之太子朱慈烺,逃出京师,飘落琼州岛。绑定超级帝国时代系统,不停升级城镇,开采各种资源。爆兵,爆兵,不停地爆兵。迎战洪承畴大汉奸对战吴三桂三姓家奴。硬钢建奴野猪皮。神州山河,
- 玄奇西楚仙人连载
- 最新章:第六十章 大明忠臣,虽远必救 第
- 南洋家族的崛起
- 原本在新加坡创业的唐雨重生回到1946年的南洋,凭着对历史的了解,决心打造一个庞大的产业帝国,成为东南亚财阀,甚至世界首富…他的第一桶金来自“花花公子,然后打算进入南洋第一书院与东南亚的皇室与权贵子弟们作同学;还想着提前购买半导体专利,截胡索尼
- 都市咸泥螺连载
- 最新章:第84章 天大的好消息(明日上架预告)
- 抗战铁血路:八千里路铁与血
- 抗战王牌军74军,各大战役史诗般的展开描述 1934年,17岁学生三狗,阴差阳错进入挑夫队伍,被国军抓去做民夫,后编入正规作战部队。因在部队训练中出彩,三狗被选中去报考南京黄埔军校步科,毕业后随原部队(后为74军51师)参加抗战 参加八一三淞沪会战的罗店血肉磨坊,南京保卫战,兰封会战激战三义集,德安
- 玄奇平淡的平全本
- 最新章:1242. 甜蜜的两人时光
- 铁血残明
- 明朝末年,西班牙和日本逐渐限制白银流出,明朝自十六世纪初以来的资本流入已经逆转,明朝并存的商品经济与小农经济同时遭受到通货紧缩的冲击。叠加小冰河的影响,一个一个乱世的骨牌不断倒下。崇祯六年十一月,流.
- 都市柯山梦连载
- 最新章:第四百六十八章 前哨
- 大明之南洋再起
- 1659年,郑成功发动的北伐南京之战功败垂成,十数万郑氏精兵损失殆尽,华夏复兴最后的希望好似也被风吹雨打去…伴随着一个个英雄人物的落幕,坚持抵抗十余年的南明政权即将覆灭。华夏天倾,河山沦陷胡尘,腥臊遍地,金钱鼠尾,衣冠不存,汉人再次沦为下等人,好似已经成为定局!这一年,一个年轻人来到了这个时代,他抬
- 玄奇听风煮雨夜连载
- 最新章:完本感言
- 明末英雄起南洋
- 明末是一段奇幻的历史,很多人对于大明之亡总是痛心疾首,视为中土四百年来落后的肇因 阴差阳错中,李丹重回这段历史,在南洋重启明末历史,书写一段本该让中土引领世界巨变的历史风潮
- 历史金丰文连载
- 最新章:第三四六章 俘虏处理
- 天赋重生之洋洋得意
- 重要的事情说一遍:本文女强 这是一个女主带着三项神秘天赋重生的梗 逆天的颜值,强横的身体,还有 强大的金手指带来了不同的人生,让她赢在起点上,却也带来上一世未曾有过的危机 一路重温八十年代的质朴,九十年代的情怀,零零年后的机遇 周洋从来没有远大的志向,她只想活得肆意,让在乎的人幸福快乐 她没有要撩拨
- 女生葫芦萌萌哒连载
- 最新章:第二百八十七章 脱身
- 影视之假日暖洋洋2开始
- 重生穿越到了影视剧的世界,居然成为了田爽的同学,我的舅舅居然是孔令麒,Ohmygod!这么贱兮兮的老舅,谁能收收他呀
- 玄奇夏家三连载
- 最新章:第四十七章
- 抗战:铁血川军,从壮士出川崛起
- 【飞卢小说网独家签约小说:抗战:铁血川军,从壮士出川崛起】张抗没想到自己会穿越到壮士出川中同名同姓的张抗身上。从壮士出川开始,支援松泸,转战四行仓库!我川军今日崛起,绝不是炮灰!倭寇猖獗侵华夏,川军将士意难平!请缨出川赴国难,日夕鏖战难归营!由来杀贼岂顾身,荒野处处是坟茔!蜀道艰难滞音书,军前战况牵
- 玄奇我主世界连载
- 最新章:第五十七章 设伏!
《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玄奇,千千小说网转载收集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