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两人只各吃了半碗红薯饭,等到晚上肯定还会饿,自己前世就连一只鸡都没有杀过,别说杀泥鳅了,自己能认识就不错了。
眼下正好取过来交给王达韬,让其教自己杀,以后再捉到也能自己处理收拾。
王达韬笑道:“还不错啊,能摸到泥鳅,就在那石桥跟前吗?”
“是的,用几个石头围着呢,我怕时间长了都跑了。”
“那你自己去吧,我割点草要喂毛驴了,从那边出村,沿着小河走,很快就到石桥了。”
说着给找个小小的麻袋,然后就用手指了一个方向。
王斌点点头道:“放心吧,我马上回来。”
出了院门王斌打量眼前的古朴破败的小山村,两边是低矮的山坡丘陵,远处隐约是一些比较高的山峰。
有二三百个石头房子坐落在地势较高的地方,最中间有一条从山里流出来的河道,正好浇灌了平地上的水田,远远望去绿油油地一大片,得天独厚的环境竟然在这山沟里种上了水稻。
地势稍高的地方都是旱田种植了玉米,大豆等作物,房屋院落间距都比较远,见缝插针地散落很多果树,有石榴,枣树,苹果,梨树...
见惯高楼大厦的王斌突然喜欢了这个地方,要是能在这生活也不错,可惜队长只愿意收留自己几天的时间。
转过身看看院门,一米多高的石头院墙,老旧的实木双扇大门,进出个驴车都是阔阔有余。
在地上拾起一个土疙瘩在院墙上画了个三角形,免得一会回来找不到家就搞笑了。
沿着小道朝村外走,山谷中间的河道最好辨认,从山谷流出来曲曲折折地一路向前,有几片地势低洼的沼泽地里都生长着蒲草,芦苇等植物,里面还有不少水鸟的叫声,不时有野鸭子飞过。
看来有时间可以在这捉鸟烤了吃。
眼下王斌看到什么能吃的东西,第一反应就是自己要怎么吃掉它。
走到村子外,这才走到河边放出精神力检查,河里都是一些小鱼小虾,王斌也没有放过,自己用精神力可以把鱼虾收进空间里面来,河床的淤泥里面偶尔也有泥鳅存在。
王斌折了一个粗一些的树枝当工具,把泥鳅从淤泥里面撅出来,再收进小麻袋里面。
要说为什么不直接收进空间里面,主要是岸上的土路上不时有人经过,自己已经用精神力可以准确地找到泥鳅的位置了,还是自己再用手捕捉的好,免得让人怀疑。
或许这边经常有人来捉,收获并不多,也是,这里离村子太近了,也只有这几个漏网的可躲不过王斌的精神力检查,一个个从淤泥里被找出来。
“咦,这是水蛇还是黄鳝?”
再一次检查,王斌发现了一个新的猎物,河水边的草丛里静静地飘着一个蛇状的生物。
一时王斌都分不清是蛇还是鳝鱼了。
毕竟自己只是在饭店中吃过黄鳝,活的还没有见过。
不管了,还是直接收进空间里面,等一会拿出来问王达韬就是了。
不管是蛇还是黄鳝都是可以炖了吃的,是哪个都无所谓,只要能填饱肚子就行。
这就是最质朴的理想了。
一路走到石桥附近,沿着这条路就可以走到公社,原身就是从公社跑过来在石桥安家的。
根据记忆,伴山村到公社大约五六里的道路,说远也不远,说近也不算近,过了石桥还有两个村庄才到公社呢。
王斌到石桥底下自己睡过的地方看了看,碗被摔烂了,打狗棒也断了,就剩一捆干草了。
叹了气,为原主感到不值,可自己也是无根的浮萍,眼下只是临时找到个落脚的地方,未来怎么样还不知道呢。
至于报仇也只能等自己能保证顺利地活下去了,大有和铁柱两个人自己一定要记住,以后有机会一定不会让他们好过。
感慨一番后,王斌才拎着小麻袋朝回走,麻袋里装有二十多条的泥鳅,剩下的十多条都留在空间里面了,总要留一些用于繁殖,尽快地把空间给利用上,保证自己能吃上饭才是。
回来就轻松多了,偶尔遇到村民也都没有过问,王斌顺利地找到自己做的记号,推开院门,看到熟悉的毛驴和王达韬。
笑着扬起手中的泥鳅道:“二爷爷,这泥鳅都没有跑呢,都让我捉回来了。”
正在喂驴的王达韬笑道:“厨房里有个瓷盆,你把泥鳅倒进去洗一洗,等我来杀。”
王斌不好意思地说道:“我还捉了一个不知道是水蛇还是黄鳝的,二爷爷您来看看。”
“是嘛,我瞧瞧。”
王达韬把手在身上擦两下,跟着王斌进了厨房,拿出瓷盆示意王斌把麻袋口子张开,王斌把麻袋倒过来把泥鳅都倒出来。
二十多条泥鳅里面夹杂了一个长长的软软的粗粗的东西。
王达韬伸手给捏了起来道:“这是水蛇啊,你看是圆头是没有毒,要是三角的就是毒蛇了。”
又指着水蛇身子道:“鳝鱼的脊背是偏黄的,一般还没有这么长的身子,下回遇到注意看清楚,要是遇到毒蛇就跑的远远的,咬到就麻烦了,蛇药不好找。”
既然没有毒王斌就不怕了,也学着王达韬的样子把蛇捏起来,放到跟前仔细地看了看,记住样子和区别,下回一定要分清楚。
然后王达韬就把蛇头剪掉,沿着腹部给开膛破腹,把蛇胆留下来,其余的都扔给两只鸡吃了。
然后教王斌如何杀泥鳅,和水蛇一样从肚子上开膛,泥鳅头也没有留下来,都给两只老母鸡了。
刚才在路上王斌看到很多村民都在田里干活,可王达韬把自己拉回家就没有下地,也不知道什么原因,这时候问道:‘二爷爷,你怎么不用干活吗?’
王达韬笑道:“今天是公社逢集的日子,我去卖荆条筐了,所以这吃了下午饭就可以在家休息。”
“哦,这样啊。”荆条王斌是知道的,南方多竹,都用竹制品,北方这边多荆条,都是用荆条来编制农具,很多村子都有割荆条做农具的手工艺人,农闲的时候就编制一些荆条箩筐,篓,簸箕等日常物品。
小说推荐
《回到火红年代做倒爷》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玄奇,千千小说网转载收集回到火红年代做倒爷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