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北京的洪承畴,许多天都没有接到谢三木传回来的消息,就知道情况不妙,多半是500万两银子出了变故。
其实洪承畴此时的处境并不好。
投降满清后,洪承畴的仕途也并非是一帆风顺的。
虽然皇太极对于洪承畴这样级别的明朝官员的招降是极其重视的。
相传被俘后洪承畴绝食数日,拒不肯降。皇太极派所有能动用的人前去劝降,均被大骂而回。
皇太极仍不放弃,特命最受宠信的吏部尚书范文程前去劝降,看他是否果有宁死不屈的决心。
范文程至,洪承畴则大肆咆哮,而范文程百般忍耐,不提招降之事,与他谈古论今,同时悄悄地察言观色。
谈话之间,梁上落下来一块灰尘,掉在洪承畴的衣服上。洪承畴一面说话,一面“屡拂拭之”。
范文程不动声色,告辞出来,回奏皇太极:“承畴不死矣。承畴对敝袍犹爱惜若此,况其身耶?”
皇太极接受了范文程、张存仁等的专业意见,对洪承畴备加关照,恩遇礼厚。
隔日,皇太极亲临太庙,洪承畴立而不跪。
皇太极问寒问暖,见洪承畴衣服单薄,当即脱下自己身上貂裘,披在洪承畴的身上......
但是也有野史记载,洪承畴之所以投降,是与一个女人有关,这人就是皇太极的正牌夫人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
这个女人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大玉儿了,也就是后来的孝庄太后了。
据说是皇太极用布木布泰施了美人计,用秘药给洪承畴吃了之后......
之后洪承畴则归降了满清。
无论洪承畴是出于何种原因归降,他的归降的确是开创了一个封疆大吏,中央大员投降满清的先河。
但是洪承畴投降之后,皇太极对其十分忌惮,属于严加防范形式。
虽然对洪承畴礼遇有加,但也只是作为一个咨询的参谋而已,从未授予其任何实质性的官职。
直到皇太极死后,顺治登基,多尔衮监国,才重新启用洪承畴,被放出来后的洪承畴,丝毫不念旧情,打压农民起义军、镇压南明军等等,比满人做的还勤快。
洪承畴宣导儒家学术,针对顺治皇帝不崇信孔孟,提出意见,为满汉的合流打下基础。洪承畴也建议清廷采纳许多明朝的典章制度,献计甚多,大多被清廷信纳,加以推行,用以完善清朝的国家机器。
为了巩固清朝的统治,承畴建议满洲统治集团也须“习汉文,晓汉语”,了解汉人礼俗,淡化满汉之间的差异。
钱默《华夏论》中的许多主张其实是非常对洪承畴胃口的,洪承畴本身也是这样主张的。从这点上来说,他们还真是颇有“师徒渊源”。
所以尽管对钱默的真实意图深表怀疑,洪承畴还是欣然接受了钱默的拜师,并将这《华夏论》通过邸报宣传出去,试试各方的反应。
本次回京也是为了看看朝堂上的反应,有没有机会一起推动钱默“民族融合,华夏一统”的主张。
这些日子洪承畴已经和范文程,宁完我这些老牌的降臣,以及陈明夏和冯铨这样的“新生派”领袖都做了些简单的沟通,这些人都明里暗里表示支持。
毕竟这是可以为他们这些汉奸洗白的机会,反正又不是自己出头,他们也是乐见其成的。
到时候只要多尔衮没有明显表示反对,他们就会顺水推舟,促成此事。
当然在没有搞清多尔衮的真实态度之前,他们是不会轻易表态的。
这种涉及大清国策,又事关满汉关系的事情,他们可不敢轻易沾边,搞不好就得把自己给赔进去,断送自己大好的“汉奸生涯”。
洪承畴身为明清两朝重臣,也是朝堂上的老狐狸了,背着主子私下串联搞逼宫的傻事他是不可能去做的。
也只是借着钱默的名义随口小范围的提两句,试试几人口风罢了。
没有得到多尔衮的首肯前,他是万万不敢提议的。
顺治和孝庄对洪承畴还是非常信任的,凡事都喜欢征询洪承畴的意见。
就连顺治继位也是洪承畴暗示孝庄后才取得了多尔衮的支持,所以顺治继位后洪承畴才会得到重用,被任命为招抚南方总督军务大学士。
但是此时满清朝堂的话语权其实更多的掌握在“皇叔父摄政王”多尔衮手中。
其实洪承畴和多尔衮的关系也不错,不然只有皇上和皇太后的支持,洪承畴断然无法总督南方。
不过对于多尔衮态度,洪承畴还真是没有把握,他也不会傻到自己主动去试探多尔衮的反应。
其实对于洪承畴来说,现在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个“东风”自然就是钱默和他所献的500万两银子。
借着钱默献银500万两的事,来试探多尔衮的反应。如果摄政王不高兴,就不会对钱默大加封赏。
如果摄政王对钱默大肆封赏,则表明了对其背后言论的态度。而后再由钱默来上书“民族融合,华夏一统”的主张,朝堂上的阻力就会小很多。
反正横竖有钱默这個“背锅侠”冲在前头。如果钱默真能得到摄政王的赏识,洪承畴自然愿意为这个爱徒在政治上背书。
反之,钱默则只能用来“背锅”了。
洪承畴之所以愿意冒一定风险来推动钱默这个言论,一方面是出于为自己洗白以及纠正“剃发令”带来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转移矛盾,保全自己的政治利益。
虽然洪承畴负责招抚南方以来,为打击南明不遗余力,招抚了大量前明势力,为稳定江南局面做做出了不小贡献。
但他一个汉臣权柄过重,遭到了各方势力的不满。
八旗贵族早就对洪承畴早就颇有微词,认为一个汉人不应该权柄过重。
而洪承畴身为南方人,在朝堂上自然遭到了以冯铨为首的“北党”攻击。
但洪承畴这样一个资历深厚的重臣,自然不会去投靠一个后生晚辈的“南党”领袖陈明夏。
于是本无意党争的洪承畴,反而遭到了朝堂上南北两党的同时攻击。
之前任命马国柱为两江河南总督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信号,朝廷要开始收回其权柄了。
故而洪承畴顺水推舟,借着钱默献银一事,提出“民族融合,华夏一统”的主张,来和南北两党缓和关系,重新达成政治默契。
小说推荐
- 秦时之亦正亦邪
- 身穿兽皮粗布的白墨醒来大呼道“天下的美女我要九十九 秦时明月众多衣衫华贵的男神齐齐一瞥,冷哼道“恩 白墨悻悻退下,眼帘低垂,恶狠狠的想道“你们等着,等我将黑心煞掌练到完美境界,再亲率长虹剑主,冰魄剑主,紫云剑主,雨花剑主,奔雷剑主,旋风剑主前来讨回美…呸,讨回公道”
- 次元若别离不相惜连载
- 最新章:第三百五十二章 挟恩图报?
- 错亦对对亦错
- “说,你为什么要杀了他们 压制怒气的低沉声从审讯室里传了出来,本来还在外面忙的不可开交的警员们听到声音一时间都看向了审讯室的方向,他们都明白,每当头儿出现这种压制情绪状况时,就表示案件有点棘手了 审讯桌对面的女人低着头扯着嘴角邪魅的笑了一下,语气极为挑衅的轻飘飘的答了句“你看见我杀他们了吗?
- 玄奇糖加盐少许连载
- 最新章:第六十一章:接下来的故事更加精彩
- 亦佛亦魔
- 【A级签约作品:亦佛亦魔】佛渡有缘人,若我不是有缘人,那我是什么.魔吗?一个敲了一辈子木鱼,拜了一辈子佛像,念了一辈子佛经的人,最终却被他心中最为之向往的佛给遗*了。他从头再来,一步一步重登仙位,只为重新回到那大雷音寺里,证明自己并不是与佛无缘之人。可最后,他才终于发现,自己所谓的无缘,其实是这些神
- 高武就是不死连载
- 最新章:46 煞气宝葫
- 远亦近情亦深
- 有些人情深 却缘浅 有些人缘浅却情深 有些情,看似情深,实则情浅 有些人,看似无情 却情深 在爱里,有些人主动,有些人被动,而主动的不一定情深 被动的不一定情浅 初恋是美好的,因为它随着记忆的过滤越来越美好 现实是残酷的,因为他要教会你成长,让你进步变得更加美好。
- 女生安木禾连载
- 最新章:第四十章 大结局
- 南有乔木亦可休思
- 我是相爷家的小女儿,阿爹自小便对我宠溺万分,阿哥虽只长我几岁却也是事事都顺着我的心意,我不知愁为何物的过了七个年头,在这一天在海棠树下遇见了一位翩翩公子,我从未见过长得那样好看的人,却如何也没想到我同他竟还有陈年旧恨,幸哉无事,而我也不知何时开始唤他阿澈。不知世事的傻姑娘依旧逍遥自在,可来自战场的噩
- 女生七堇故里连载
- 最新章:第一章
- 相见亦欢终却南
- “公元520年,虢王朝皇后公仪氏于南巡途中因顶撞显宗皇帝被废,囚于薜陵行宫,公元521年,公仪氏病重而死,葬于纯慧德妃陵,无谥。后显宗皇帝着令抹去公仪氏一切记载,同年腊月,西北藏湫国进犯,洛充容绝色未侍寝,得藏湫王欢心,以洛充容和亲之,免战火 在虢王朝显宗皇帝的后宫之中两位风云洛氏嫔妃,一位是跟着继
- 女生云悯连载
- 最新章:大结局 幻梦尽
- 子亦南笙
- 他是商界冷酷绝情的霸总,她是为了家族兴衰忍辱负重的落魄千金,一场虚情假意的姻缘,她成了他独一无二的,最终却假戏真做,他为了自己心心念念的初恋,狠狠地抛弃了她,她连人带心输的彻底,远走他乡…两年后,为了家族她从海外归来 众人皆知,顾总不喜欢女人,男人也不爱 众人不知,她离开以后,顾总病入膏肓,无药可救
- 女生安柒悦连载
- 最新章:第218章 努 力
- 岸明亦是温
- 离家的小少爷,因为生计而寄人篱下,当着保姆,照顾着他那个有钱的小室友。初见之时,他的小室友硬说他是有缘人。何为缘分?若他是她的有缘人,那么让他与她相遇,用掉了他今生所有的幸运换来的缘分。
- 女生傅老喔连载
- 最新章:第五十四章
- 空山月明亦尽欢
- “你可知道,你若跟了我,便就是坠了邪道”那人唇边噙着笑意,微眯着眼审视她“我只要你,你是正道,我便是正道,你是邪道,我便是邪道”她挺直了脊背,一瞬不瞬的望着他 师父说过,这世间,再没有比儿女私情重要的事了 什么江湖正道,什么正邪不两立,她只要爱,或者死【总的来说,是不遗余力的宠文,是一心向爱的甜文】
- 女生辄止于眉眼连载
《南明亦明》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玄奇,千千小说网转载收集南明亦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