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小说:摇篮中的科技文明在线阅读  作者:寂静将至
如果说超载文明有不足之处,那必定是对质量场的控制。
虚化恒星的难度超乎立项时的预测,整套技术从预研到定型花费了三千年,最后因为性价比问题沦为技术储备。最后还是选择以亚光速推动恒星前进。
制造一个非线性收缩点需要额外添加质量或者抽取质量,这两点都需要耗费大量的能量。制造全过程的能源利用率极为低下,故而大幅延长实验时间。
一次可控收缩需要两百年到三百年,而这一过程需要准备近千年。千年中,千颗质量不等的恒星被吞噬。
爱星主义者往往会怒斥这一过程的残忍,却无视百亿光年外的类星体星系。
真羡慕那些在巨型星系中利用十个以上的黑洞开启同步实验,这种实验方式可以将实验时间缩短到原先的百分之一甚至更短。他们能在一千万年内完成十亿年才能测完的基础量纲。仙女座能勉强达到这一研发增益buff,可,那时我也不知道光锥外到底怎么样了。
大概介绍一下实验过程,我猜猜,你会这么认为,一个个恒星如弹珠般冲向奇点,然后化作虚无,一定是这样的,那样有RGBbuff,性能+100%。
吐槽一句,不觉得浪费么?那些财大气粗的星系可以这么做,完全没问题,还可以减少计算量。所有辐射量爆表,配合可见光,那是全宇宙最亮的仔,。
圆规座只有七十亿颗恒星,减去外围太远的,还有体积或质量太大的,剩下的勉强够用。
所以我不得不放慢速度,花费成倍的时间去拆解恒星。以至于千万年后,积吸盘消失,更别提射电辐射,只剩下物质跌落时摩擦产生的可见光。
通过控制物质的坠落,黑洞吞噬物质的同时还在减少角动量,虽然这一举措没什么意义,可是多少能减少参数的范围。
整个过程太过枯燥,对故事没有什么影响,姑且跳过。来讲讲下一代理论的宏观应用。
正如之前所讲的,技术有了改变常量的能力,这是质的跨越。上一代技术仅能略微更改常量,以至于场技术的局限性在实战中被放大。就算这一技术有修正的方向,但天花板终究会到,我完成理论积累后就放弃了技术研发,只有一些私人的研究机构在做,用于民用。
改变常量的技术如同级联放大技术,现有的材料制成的设备仅能在一定范围内改变目标包含的多个常数。然后用目标材料制造下一批次的材料,如此循环,直到常数崩溃的尽头。这里稍微解释一下,一个单独的粒子,其常数都处在稳态,就能保持稳定,不受外界常数影响。这就像随自己的意愿创造粒子,相对无限的组合会可以造出相对无限种特性的粒子。
化学电池有了出头之日;短距离通讯技术爆发出了新的潜力;家庭用跳跃技术,再也不用前往公用传输点;打印技术的全线淘汰;新一代小型磁单极子的出现;对思维器官的升级等等。
小说推荐
《摇篮中的科技文明》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科幻,千千小说网转载收集摇篮中的科技文明最新章节。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