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朱慈烺这个大宗正的任命,出人意料的是鲁若麟并没有拒绝,非常坦然的接受了。
也不是鲁若麟喜欢多管闲事,而是觉得老朱家这一百多万人其实还是有些用处的。
在这个识字率超低的年代,老朱家的这帮人基本上都是受过基础教育的。虽然好多人因为不能从事其他职业,又长期领不到俸禄,生活过得非常悲催,但至少他们可以算作文化人吧。
鲁若麟上任大宗正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放开对宗室子弟的就业限制,可以在保留宗室身份的情况下从事自己喜欢的职业。
当然这个保留宗室身份其实也没有多大意义,毕竟朝廷已经很久没有发放钱粮了,鲁若麟也没准备继续发下去。
想要过上好日子,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吧。
钱粮虽然不发了,但是鲁若麟还是愿意提供就业机会的,比如学校教师这个职位就比较适合那些落魄的宗室子弟。而且这个职业不光男子可以干,女子也可以,大大的拓展了就业范围。
鲁若麟的教育普及计划可不仅仅针对男孩,女孩子也是一样要上学的,所以对于女教师也有非常大的需求。
正好朱媺娖不是负责教育工作吗?让她将有意从事教师职业的宗室子弟召集起来,让他们从事这份看起来光鲜,又可以养家糊口的工作。
这件事对安国军和宗室来说都有好处,各取所需。
至于有其他想法和出路的宗室子弟,鲁若麟也不拦着。只要有想法,肯做事,那就比混吃等死对社会的贡献大得多。
而且鲁若麟已经非常明确的表示了,除了皇室近亲,朝廷和皇室将不再为其他宗室子弟提供俸禄。并且通过明文的方式确定宗室子弟不再享受免税特权,一样要承担赋税。唯一的区别就是免税的额度按照爵位等级比其他人高一些罢了,算是为数不多保留下来的福利。
总之就是一句话,朝廷不会再提供福利了,自己自求多福吧。
刨除掉远亲宗室之后,皇室和朝廷的负担就要小很多了,供养起来自然要轻松多了。
对于这次的宗室改革,除了少数利益受到损害的高级宗室,无论是普通宗室子弟,还是朝廷和皇室其实都是满意的。
朱慈烺和朝廷乐得摆脱宗室这个大麻烦,还不用背黑锅,免得世人说他们薄情寡义。
普通的宗室子弟早就对朝廷的供养不报希望了,能够在保留皇族身份这个光鲜名片的同时,从事自己的事业,对他们来说已经算是一个不错的进步了。
毕竟之前他们被断了俸禄,又限于规定不能从事其他工作,没有收入来源,因此饿死的宗室子弟都不在少数。
其实这个规定对于宗室子弟是个极大的缚束与压制,很多有才华、有抱负的宗室子弟因此埋没人间,上演了太多的悲剧。
大部分的宗室子弟是希望改变自身现状的,他们需要的不过是一个机会罢了。
至于那些依然拥有大量资产的高级宗室,是这次改革的最大受害者。他们激烈反对宗室改革,但是根本没有什么作用。
北方宗室基本上被李自成扫荡一空,南方的高级宗室所剩无几,与皇室关系也非常疏远,没人会在意他们的想法。
至于宗室爵位继承制度的改革,鲁若麟暂时没有去触碰。
因为根本没有太大的必要,说不定过不了多少年,这些人就会变成前朝宗室,爵位继承的事情与他们就没有丝毫关系了。
很快,朱媺娖就招收到了大量宗室子弟,这些人在经过短期的培训之后,就会成为光荣的教书先生了。如果其中有优秀的人才,鲁若麟也不介意将其抽调到其他岗位,给他一个远大的前程。
至于说忠诚的问题,其实这些皇室远亲,对于朱家王朝的忠诚度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隔了那么多代,也没享受到什么皇室宗亲的好处,真以为大家是一个祖宗就会为朱慈烺死心塌地的卖命?想多了而已。
人,始终是要为自己活着的。
除了宗室的事情,另外一个让人关注的事情就是朱慈炤和朱慈炯出宫到安国军学习这个大新闻了。
以朱慈炤和朱慈炯的年纪,出宫学习也并非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但是跑到安国军去学习就比较诡异了。听说这个事情还是鲁若麟自己提出来,这就让世人有了很多猜测和想法。
这是监视控制还是扣为人质?总不会是想让朱慈炤和朱慈炯学到真本领吧?
鲁若麟最近一系列的举动确实让人浮想联翩,他对朱家皇室展示了太多善意,一点都不像是要谋朝篡位的样子,让人摸不着头脑。
谁也猜不透鲁若麟的想法,更加不敢轻举妄动,朝廷和安国军难得的处于一个相对和平的时期。
安国军在江南发展内政、积蓄力量,时间越往后,实力越强大。同样的情况放在李自成身上就不合适了。
以抢劫起家的李自成,治理地方的水平连朝廷都不如。如果不是凭借自身的巨大威望,根本不可能将北方揉成一个整体。这一点从顺军的地盘里各个军头们各自为政,心怀鬼胎就可以看出来。
明面上大顺国内李自成至高无上,大家也都听从李自成的命令和调遣。但是顺军并不是一个单纯的个体,而是由太多势力糅合在一起的,其中包含了数量众多的投机客。
在李自成自身实力强大的时候,自然可以号令全军,无所不从。但是一旦顺军闲下来了,时间越长,地方治理混乱的弊端就越发明显。
所以在襄阳、荆州囤积重兵的大顺军,非但没有因为整训而越来越强,反而有了加速腐败堕落的趋势。
顺军的素质原本就差,没有仗打的时候,为祸地方就成了难免的事情。
最明显的对比就是安国军驻扎的武昌,同样身为战争一线,但是经过安国军的细心治理,已经从左良玉的破坏中逐渐恢复过来。市面上秩序井然,百姓安居乐业,对安国军的支持度极高。
而顺军占领的荆州、襄阳地区,因为顺军军纪太差,烧杀抢劫的事情屡禁不止,生活和生产受到了极大的破坏。百姓们朝不保夕,要么被迫加入到了顺军的行列,要么冒险逃亡安国军的统治地区,根本无法为顺军提供有效的后勤支持。
小说推荐
- 兴元之大宋科技兴国
- 每读到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心中无限怒火!每读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心中无限遗憾!每读到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胸中热血沸腾,恨不得肋生双翅,一展满腔热血!窝囊的培训教师范泽意外回到南宋初年,面对残破不堪的河山,流离失所的难民,一穷二白的军队,支离
- 玄奇独行的班马连载
- 最新章:第二十一章 偷菜
- 明末昏君?我乃中兴之主!
- 朱由校已经死了,但是他又活了!可那边的五弟信王朱由检已经开始要登基,正准备接过他的皇位!这边他死得还扑朔迷离,谁也不知道那些正人君子,还会不会借着这个机会摁住他的棺材板!关外的建奴磨刀霍霍,也想享受一下这中原大好河山!关内的叛军流贼,也正想尝试一下当皇帝的滋味!穿都穿过来了,还刚好是个皇帝,朱由校怎
- 玄奇牛角的二师兄连载
- 最新章:第三百六十一章 大结局(下)
- 三国之蜀汉中兴
- 三国鼎立之后,吕蒙白衣渡江偷袭荆州,如果关羽被救了,会是怎样的结局?穿越到乱世的刘封还不太习惯地趴伏在奔驰的战马上,星夜赶往麦城!
- 玄奇寒塘鸦影连载
- 最新章:第2414章 番外23 都付笑谈中
- 三国之兴汉封神
- 诸葛亮黑化,修炼禁术唤醒前世记忆,摆出上古大阵!张鲁进入天师道秘境练成法术,召唤鬼卒出战…结束三国乱世之路如此艰难(欢迎来给你心目中最喜欢的三国人物封神,感谢你的收藏和所投下的每一张推荐票、月票,感谢你的订阅和任何形式的支持)
- 历史吴僧连载
- 最新章:第五十六章 和亲
- 三国之禅兴大汉
- 【A级签约作品:三国之禅兴大汉】刘灿一觉醒来,穿越成了蜀汉太子刘禅。成为这个历史上著名的无道昏君,还是三兴大汉,只在刘灿一念之间(本故事及人物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切勿模仿]
- 军事快跑皮皮虾连载
- 最新章:出使东吴
- 三国之兴强汉
- 我刘滂来了,三国还能有吗
- 玄奇恼言子连载
- 最新章:第0211章 臭骂
- 三国之献帝兴汉
- 建安三年小霸王受吴侯之封,得讨逆之名未全有江东。刘玄德困许昌之内,空仁义之名而不得一地。曹孟德破绣于安内,挟大胜之势征吕布于徐。衣带诏隐而未发,帝国最后一点元气尚在,汉天子刘协做了一个望断千古的长梦。醒来后,他东救吕布,内安曹操,北破袁绍,南征孙策,西降马韩,至此东汉末年,再无三国
- 玄奇花枝爱听九万字连载
- 最新章:第六十八章 三郡
- 蜀汉之我是关兴
- 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北伐前夕,粮草失火,关兴中毒昏迷…醒来的关兴,拥有了第二个灵魂,拥有了后世的记忆。于禁、庞德已经到了襄樊,糜芳、傅士仁即将叛变,吕蒙、陆逊就要来偷家,刘封、孟达各怀鬼胎,自己的老爹,关兴当然要救。这一世,关兴很忙!这一世,蜀汉很强
- 玄奇羊三泰连载
- 最新章:完本感言
- 明末中兴大帝
- 永乐盛世,仁宣之治,弘治中兴,这是大明王朝的辉煌。不称臣、不纳贡、不和亲、不割地、不赔款、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是大明王朝的悲壮。穿越到崇祯十七年皇太子朱慈烺身上,面对即将颠覆的大明王朝,该要如何面对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安稳如泰山,运筹帷幄志 一朝惊雷动,江山入战图 蓦然再回首,四海皆归服
- 历史风中的失落连载
- 最新章:第四百三十章 定力(3)
《明末之兴汉》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历史,千千小说网转载收集明末之兴汉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