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皇宫,御书房中,王嵩接见了两个须发皆白的老头,一个是王允,一个是蔡邕。
“陛下,西王和东王都独领一军,立下不世殊功,在军中声望日隆,这对太子未必是好事啊!请陛下三思。”说话的是王允
这老头自从被王嵩从长安救出来之后,就没在王嵩的官府中就职,先是教了几年书,然后陪王景到益州,为王景出谋划策大杀益州世家士族,再然后联合管宁和邴原,劝王嵩正式认祖归宗。平常不显山不露水,做的每一件事情都举足轻重。
在王嵩做了皇帝之后,王允又被王嵩请出山来,王嵩让王允做了宗正,也就是太原王氏皇室宗亲的族长。
此时的王允,已经有73岁了,这在汉朝这个时代已经是高寿了,不过擅长养生的王允依然精神矍铄,健旺得很。
王嵩前扶着王允,又看了看同样须发皆白的老岳父蔡邕,笑了笑道:“皇叔和国丈今天联袂而至,就是为了太子之事么?”
蔡邕道:“陛下,天子无家事,恒儿虽然也是老臣的外孙,但老臣也不赞成王恒今后再继续掌军。”
王嵩笑了笑道:“两位长者说得也有道理,其实,这件事情朕早有安排,西王远在西域,不会影响到太子的权威。东王的征东元帅一职,只是个临时的职位,回京之后就不再领军了。”
王允道:“话虽如此,但两人功勋太多,并非好事,须防被有心人利用。因此,陛下应当想法让太子多立功勋才是。”
王嵩想了想道:“两位所担心者,莫过于太子现在的军功不及西王和东王罢了。其实这并不难。如今天下未平,朕今后让太子多立战功便可。”
王允道:“陛下能这么想,老臣就放心了。臣这次来,还有一事要向陛下请旨。”
王嵩道:“皇叔但说无妨。”
王允道:“陛下现在已是皇帝,天家当有天家之威,臣请陛下修太庙,封宗亲。”
原来……这才是王允今天来的目的!
这老狐狸,真是人老成精了。
之前王允也有提过这件事,但王嵩一直担心宗亲势力过大,而迟迟没有做出任何改变。
怎样处理室室宗亲的事,直接关乎一个国家的存亡,这个问题必须妥善解决才行。
汉朝的“七国之乱”,晋朝的“八王之乱”都是宗亲势力过大而导致的。
而最奇葩的是明朝,明朝的宗亲人人享受优厚的俸禄,由于又不能参政,整日无事可做,便拼命似的娶妻生子以此来换取更多的俸禄,到了明朝末年皇室宗亲的人数已经庞大到有百万余人。
这些人除了每年可领取优厚的俸禄之外,还利用手中的特权肆意圈占土地。就以宗室云集的河南来说,仅开封城里,宗室们就有七十二家田产,号称“中州地半入藩府”。大批自耕农流离失所。
以嘉靖年间的标准看,养活一省的宗室藩王,朝廷就要花去至少二百万石米粮。而明初开国时,朱元璋发动收复辽东战役,二十万明朝大军长途远征,也不过花去了一百二十三万石米粮。
明朝哪怕少养一个省的宗室,明末平定“流贼”甚至抗击清军的钱粮,基本就全有了!从这个意义说,大明王朝,就是被这群宗亲蛀虫,活活给吃死的。
所以,如何处理宗亲之事,确实是关乎社稷之存亡的大事。
但王允也说得对,天家当有天家之威。而且这件事也不能久拖不决。
……
想了一下,王嵩开口说道:“太庙是供奉帝王先祖的地方,因此,太原王氏的太庙是要修的,但不能用国库的钱,所有费用由朕的内库来掏。皇叔去找琰儿吧,她现在钱多得很,估计内库都放不下了。”
小说推荐
《三国之再续雄汉》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历史,千千小说网转载收集三国之再续雄汉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