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治九年,大明是在一片忙碌中度过的。
全国各地,南起交趾,北到大漠,到处都在搞生产、抓建设,举国上下忙的热火朝天。
如今的版图早已不可同日而语,虽然形势一片大好,但是仍有很多人担忧,是否会出现前交趾都司那般,若是在统治问题上处理不当,必会内乱不断,到时候劳民伤财,最后不得已只能放弃。
对于这些守旧的臣子而言,好大喜功的皇帝并不是一个好皇帝,因为皇帝动作太大,底下人就得二十四小时连轴转,累的跟狗一样,出了问题还要背锅。
相比之下,还不如守着这一亩三分地,每日喝喝茶,聊聊天,工资也不低。
反正新打下来的疆土跟自己也没关系,何苦呢?
现如今,天塌下来有靖王顶着,人家怎么说,咱就怎么干,其他的不需要操心。
然而,令所有人不解的是,新开拓的疆土之内并没有出现叛乱,相比造反而言,可能是大家更喜欢赚钱!
能吃饱饭,手里还有余钱,为何要造反?
就算将交趾都司恢复成安南国又能如何,会比现在的生活还要好吗?
百姓可不傻,这笔帐心里算得清楚。
大明的发展势头越猛,内阁每日要处理的事务就更多了,本来受排挤的焦芳都给分配了大一堆工作,可还是捉襟见肘。
刘健每日忙的焦头烂额,这一日,又拿着一大堆折子前往文华殿。
“殿下,关于宁波港扩建一事”
张鹤龄摆了摆手,说道:“刘大人,这些事你跟户部工部商量就行了,过程没必要说的那么细,我只看最终的结果。”
“殿下!”刘健皱着眉头说道,“老臣知道你这里也是忙的不可开交,但是这么下去,不是个办法啊!”
张鹤龄放下手中的奏折,抬起头来,说道:“怎么,你们又缺人手了?”
“是啊,根本忙不过来。”
“内阁五个人,还不够?”
“远远不够!”刘健摇摇头,说道,“不但是内阁人手不够,各部堂、各衙门都是捉襟见肘。”
张鹤龄沉吟片刻,然后说道:“择日不如撞日,今天就好好聊聊这件事,刘大人有什么想法,尽管说出来。谷大用,上茶!”
谷大用赶忙吩咐人搬来座椅,又沏了热茶上来。
刘健坐下,端起茶来抿了一口,然后说道:“现如今所有人都忙得不可开交,但是,事情依然越来越多,人手不够,最直接的办法当然是增派人手了。只是如何增派,如何选拔,还需殿下指示。”
大明的人才选拔机制是科举,三年一届的科举,能中进士的不过三百多人,这些人增补进来,也只能补上退休人选的空缺罢了。
“刘大人可还记得,今年第一次大朝会上,宣布的新吏法?”
刘健点点头,说道:“记得,自今年元月起,地方衙门扩编吏员,做起事来倒是不愁人手,关键是官员数量不够,总不能拿吏员来顶吧?”
张鹤龄反问道:“如何不能?”
“这”刘健愣了一下,说道,“官和吏,怎可相提并论?”
虽然朝廷颁布了新的吏法,但是在大多数人眼中,官和吏之间,仍然存在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
官就是官,吏就是吏。
一日为吏,终生为吏,永远没有出头的那一天。
秦汉以后,本乡任官基本就被禁止了,所以地方官基本就是外地人,而地方吏肯定是本地人,所以既互相配合又彼此隔阂。等混热乎了,三年一考评,无论好坏都要挪窝,就是防止蛇鼠一窝。
刘邦当年就是吏,萧何是官,勾结在一起后结果大家都知道了。
虽然同样在衙门里办事,官与吏之间实际上等同于官和民的关系。官之所以为官,在于可以管人,掌握他人的命运,包括吏的命运。吏是做事的,比如班头、文书先生、账簿先生、师爷、仵作等等,与其说是管事,不如说是做事,而且是按照官的意思去做事。
官必须有自己的执政理念,而吏则不需要。
从培养制度上看,无论是否八股,对官的教育主要侧重理论和道德,而吏则基本不教育,但是有选拔,完全看办事能力,理想的组合就是所谓的“清官能吏”。
官的地位当然一般比吏高得多,古代地方官起码也是县官或县丞,百里之侯,不然信息不对称,镇不住吏,也显示不出外来的中央权威。但因为不熟悉实务,真要有什么大动作,立山头搞分裂什么的都比较困难。
官吏分开,问题也随之出现。
官是科举考来的,只会经史子集,吟诗作赋,至于财政,经济,司法,一窍不通,也不需要通,因为科举不考这些啊!
所以,这些具体的事务全部由吏去做,但是吏又没有身份,就形成官员不管事,管事的又被人看不起,大家都不愿意为吏,朝廷只要去抓壮丁,抓到谁算谁,长期以往,办事的人越来越不靠谱。
苏洵有云:“武夫健卒而贤则用之,巫医方技而贤则用之,胥史贱吏而贤则用之。”
可见古人对吏的理解,没有一丝掩饰,赤裸裸的贱吏!
新吏法出现之后,情况才稍稍有些改观,地方衙门涌现出一批新时代有知识有文化的吏员,这些人读过书,有眼界,而且既然愿意加入吏员行列,就是看中了新吏法,希望有一天可以从吏员的身份升到官员,混出点名堂来。
这一批新吏员,是有真才实学的,而且,干劲十足,所以,举国上下的大小官员忙得不可开交之际,反而是地方衙门的办事效率最高,远远超过高官衙门。
由此可见,新吏法还是起了作用的,现在关键问题在于,这一批吏员将何去何从,大家都在拭目以待。
如果这批吏员最终获得晋升,接下来,将会有更多的读书人踏入吏员的行列。
小说推荐
- 大明威宁侯
- 永乐十六年,永乐盛世快要走到了尽头,朱棣的北迁势在必行 朱高炽身体过于肥胖,随时可能西去,两个弟弟朱高煦和朱高燧蠢蠢欲动 靖难之役十多年过去,他们的遗孤,矢志颠覆 英姿勃发的皇太孙朱瞻基正准备要大干一番事业 而他,陈远,一生未在官场正式任职,而后被封为威宁侯,一时天下传颂 只有陈远苦闷的怒吼:没有金
- 历史韦小凡连载
- 最新章:第三百七十一章 刘观之死
- 张宁宁快穿记
- 换了新封面,不要不认识了哦~自己做的封面菜菜的。求收藏求推荐~谢谢 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普通女孩穿越到一个个世界慢慢成为让人仰望的存在 穿越只是为了完成委托者恩怨情仇的任务?轮回组织背后的秘密与目的 经历很多,改变很多,得到很多,也坚守很多 会有坎坷,会有顺利,会有成功,也会有失败 开心的,难过的,孤
- 次元沾衣不湿连载
- 最新章:58、自由(十)上山
- 食戟:从宁宁家借住开始
- 拥有名为食之鬼的血脉,拥有别人遥不可及的天赋,可是一心一意只想做出能够让人快乐的料理,这就是名为刘柳杰所面临的困境“你是食之鬼血脉的延续!你必须要成为超越所有人的特级厨师“身在一个家族,你这般没有斗志真是给家族蒙羞 身边的人这般的阔闹“你这个红鬼!能够击败你的只有我”纪之国宁宁从小杰借住的那一天就秉
- 玄奇蔓盘大地连载
- 最新章:第二十五章:五虎星与六玉
- 侯门主母重生后,侯府全家遭殃
- 前世,江扶月被自己的父亲当做交易的筹码送入侯府。她任劳任怨地将侯府打理得井井有条,上孝顺婆母,下教养庶子,还为整个江家女子挣下了善于持家的好名声,让几个妹妹得以嫁入高门,为人正室。可夫君对她心生怨恨,婆母把她当成管理侯府的工具,几个庶子女背地里叫她母老虎,就连家里的妹妹们也都嫌弃她窝囊…她操劳一生,
- 玄奇肆月桃连载
- 最新章:第318章 正文完结
- 娱乐:夭寿啦!变身女成了大明星
- 【飞卢小说网独家签约小说:娱乐:夭寿啦!变身女成了大明星】杨奇一觉醒来,变身成了平行世界偶像练*生杨绮。没成想,刚穿越就要被潜规则。好在及时觉醒了金手指系统。全职大明星系统。只要获取声望值,就可以获得各种奖励。刚开局,杨绮逃离黑心公司,登上101女团海选舞台。一首《萍聚,惊艳全场。晋级赛,一首《泡沫
- 玄奇玉兔捣药连载
- 最新章:第68章 有朝一日刀在手,杀尽天下
- 大明:开局寿元六时,长生六千年
- 洪武十五年,长孙朱雄英重病初愈,妙语频出,文化一新。史公赞曰“好圣孙”洪武三十年,太孙朱雄英临朝听政,锐意发展,经济腾飞。史公赞曰“好太孙”洪武五十年,皇帝朱雄英继承大统,开疆扩土,万民小康。史公赞曰“好圣君”洪武二百年,真人朱雄英一朝得道,虽不在朝,皆是传说。史公赞曰“好仙君”史公又赞“天不生朱雄
- 玄奇树上七个喵连载
- 最新章:第10章
- 大明:夭寿!老朱照着我小说杀人
- 林然,穿越到明朝,成了一位落魄的举人,就在生活艰难之际,绑定了神级作家系统。胸有丘壑,笔下自有乾坤“两根灯油不闭眼,一朝得势鸡升天”一本[儒林外史,成了官场众人现形记。锋利的笔尖,刻画出了一个个道貌岸然的图书人,巧妙地方式,酣畅淋漓的怒骂那些素餐尸位的贪官污吏…恰巧,此时的朱元璋准备整顿大明。标儿,
- 玄奇颓废文青连载
- 最新章:第五章 最后的侥幸
- 大明:夭寿!老朱照着我小说抓人
- 林然,穿越到明朝,成了一位落魄的举人,就在生活艰难之际,绑定了神级作家系统。胸有丘壑,笔下自有乾坤“两根灯油不闭眼,一朝得势鸡升天”一本[儒林外史,成了官场众人现形记。锋利的笔尖,刻画出了一个个道貌岸然的图书人,巧妙地方式,酣畅淋漓的怒骂那些素餐尸位的贪官污吏“金玉奴棒打薄情郎?这忘恩负义的书生留不
- 玄奇一两猪头肉连载
- 最新章:上架感言
- 大明:宁王朱权,朱棣造反我登基
- 【飞卢小说网独家签约小说:大明:宁王朱权,朱棣造反我登基】穿越到大明成为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宁王朱权深深的感受到这个世界对他的满满恶意。不错,朱权就是那位在靖难之役中被燕王朱棣绑架一起造反,将自己的朵颜三卫骑兵白送给朱棣,事前说好平分天下,后来信个鬼的可怜王爷。身处前有朱允炆强势削藩,后有朱棣背信弃
- 玄奇我爱香椿芽连载
- 最新章:上架感言(傍晚六点上架,争取爆更)
《大明寿宁侯》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历史,千千小说网转载收集大明寿宁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