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番禺城城东的商业区里,一座茶馆前围满了人,茶馆前的人行道上都摆了不少张桌子,大家喝着茶,听茶馆里那位说书人说着讨董记:
“话说那董卓手下大将胡轸,乃是西凉盗匪出身,身高丈二,腰围八尺,面相生得凶恶无比,一头黄发,狮鼻豹眼,血盆大口,便如鬼怪一般,铜铃般的眼珠子一瞪,可止小儿夜啼,那胡轸掌中一把三尖两刃刀,杀人如麻,曾经在西凉地界闯下一个鬼见愁的偌大名号,手下不知道有多少条英雄好汉的冤魂。”
“那胡轸麾下三千铁骑,个个膀大腰圆,人高马大,胯下都是西凉骏马,人马皆是身披重甲,若是这三千铁骑冲阵,便是一座山也给他冲垮了,胡轸凭借这三千铁骑,打遍西凉无敌手。”
“胡轸率领三千铁骑攻打鲁阳,在右将军大营外派人搦阵,破口大骂,想要激怒右将军出战,右将军倒也不恼,升帐聚将,问麾下众将,谁能为他拿下这胡轸头颅,众将纷纷请战,却说右将军帐下中郎将黄忠黄汉升,夸口说只用一千步兵,便可破敌,众人皆惊。”
“右将军令黄忠立下军令状,黄忠拿来一支笔,立下了生死军令状,言说若是不能阵斩胡轸,便斩他头颅,写完之后,黄将军扔下笔,便出帐聚兵,只带了本部一千斩马剑曲军士,出营列阵,与那胡轸对战。”
“却说那一千斩马剑曲,本是黄将军亲自训练而成,人人身高八尺,身披重甲,掌中一柄斩马剑,精钢打就,长达两丈,剑身阔如门板,削铁如泥。”
“黄将军向那胡轸伸了一个小拇指,那胡轸被激得暴跳如雷,立刻率领三千铁骑冲向黄将军,那三千铁骑马蹄如碗口般大六千对马蹄踏在地上,如同战鼓擂得山响,又如春雷乍绽,以排山倒海之势冲向一千斩马剑曲,三四里的路程战马转瞬即至,胡轸举起三尖两刃刀,居高临下,砍向黄将军,他胯下战马也撞向了黄将军,眼看黄将军便要命丧铁蹄之下。”
听到这里,围观的听众们一个个惊呼出声,虽然他们明知道这场战斗是交州军胜了,黄忠现在也好好的坐镇苍梧,可是架不住说书人说得悬念丛生,七情上面,他们不由得为黄忠和那一千斩马剑曲军士的命运而揪起了心。
就在大家都在等待悬念揭晓之时,却看说书人重重拍了一下惊堂木道:“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说书人这一句话出来,顿时听众们抱怨声一片:“怎么一到精彩的地方就且听下回分解了?”
“别老是在这里停好不好?”
说书人叫起了屈:“这不怪我啊,人家报纸上就写到这里,我能怎么办?没关系,明天再来,明天就可以听得到了。”
那些听众们也没办法,只能是坐着喝茶,又聊起天来,现在交州的新鲜事多,倒是不愁聊天的话题。
在一张桌子上,对坐着两个老人,其中一个稍微年轻一点的对另外一个老人道:“子奇兄,这传奇文采倒也一般,无甚出奇之处,不过倒是听得人情不自禁的激动不已,听了一次,便想接着听下一次。”
这两个老人便是郑玄和刘陶了,刘陶笑道:“你家里不是有南海日报吗?怎么还非得拉着我来听书啊?”
郑玄也笑了起来:“未必子奇兄你不想听?”
刘陶大笑道:“听了几回,还确实有点意思,比光看报强多了。”
郑玄收起了笑容道:“都说文盛是神人降世,神怪之说我是不信的,不过文盛确实挺神,文治武功无不鼎盛一时,子奇兄你有一个好徒孙啊!”
刘陶道:“文盛确实挺神的,区区十余年时间,由一介白身,到如今的一方诸侯,辖下数百万人口皆能安居乐业,丰衣足食,武力还如此强大,也不怪被人视作神迹。”
郑玄道:“文盛究竟是如何想的?他一定要代汉吗?就不能兴汉吗?”
刘陶叹了一口气道:“虽然我是汉室宗亲,可是也能看出,汉室气数已尽,如今天下十几路诸侯,加上董卓,哪个不为自己着想?我汉天子失德,又有何颜面让诸侯忠于汉室?若是汉室一定要亡的话,代汉之人,我倒宁愿是文盛,至少他能够让天下的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
郑玄听了刘陶的话,也是久久无言,他当然是一个忠于汉室的人,可是他的见识也不比任何人差,特别是他天天读南海日报,对天下大势了如指掌,他当然看得出来,汉室委实是气数已尽了。
郑玄也是一个爱民之人,要不然他也不会收下那么多寒门子弟做学生,连束脩都不收,还经常救济贫民,可是他也知道,光靠他的一己之力,是不可能让全天下的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的,纵观历史,也没有一个人能够让全天下的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哪怕是文景之治的时候,照样有许多老百姓吃不上饭。
可是,郑玄在南海看到了让全天下的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的希望,在周晔治下的交州,便是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贫者能够得到救济。
良久之后,郑玄也叹了一口气道:“是啊,若是汉室一定要亡,那我也宁愿文盛成为代汉之人,希望他能够不辜负我们的期望吧!”
刘陶笑道:“康成啊,你终于想通了?”
郑玄也笑道:“子奇兄,你是汉室宗亲,都能够想通,我有什么想不通的?只不过我们已是垂垂老矣,想通了又有什么用呢?也帮不上文盛什么忙了。”
刘陶道:“文盛不是有一句话吗?活到老,学到老,我倒是想学学文盛的新儒学,多写点文章,在南海日报上帮文盛鼓吹一下,也算是给他帮忙了。”
郑玄点头道:“子奇兄说得不错,那我也这样干!”
两位老人对视一眼,一起哈哈大笑了起来。
小说推荐
- 国风:泱泱华国,因我风起
- 【飞卢小说网独家签约小说:国风:泱泱华国,因我风起“泱泱大国,华风起兮…华夏、风起”站在国际最大的维也纳音乐厅的舞台上,杜若敲响了手中的编钟!那一刻,全世界听到了华夏几千年的古音!华夏官方媒体这样评价杜若。他是将尺八、琵琶、箜篌等失传乐器重现的民乐大师。他是将皮影戏、独角戏、布偶戏等艺术推行的民间艺
- 玄奇国风小葱连载
- 最新章:上架感言(必看)
- 三国游三国戏三国梦
- 湖中小岛惊崛起,争夺天下矿脉城 灭杀多少黄巾士,击退无数玩家魂 箭射天下惊魂变,沉尸百万冤魂鬼 群雄割据出奇兵,蚕食吞并虎狼豹 国战强汉斗罗马,万箭怒杀斩倭寇 独孤求败一百年,功成身退正当时 看点一,战损、兵马、粮草、攻防比例合理 看点二,玩家多是藏龙卧虎惊奇变 看点三,历史事件大到黄巾起义,群雄割
- 游体沐兰汤连载
- 最新章:第八十七章 筹备夺取汉中
- 三国之风起汉中
- 云起汉中,化为侯王。霸据汉中益,虎视而雄哉。中平五年(188)平庸的杨景,在东汉末年的汉中郡,开始翻起了其在沧流的一抹浪花—忆往昔,自曾迷茫日,种田养畜积蓄力,外祖豪门望族一步起,铸就了杨景崛起的契机—真也。有那么一二刻,景也恍惚起来矣,疑为祖翁转世再现啦—始于汉中,终于汉中.ps:这里讲述的是一个
- 玄奇惜搞掉了连载
- 最新章:第四十二章 新的诸侯将要上线
- 南北王朝:南陈崛起
- 【飞卢小说网独家签约小说:南北王朝:南陈崛起】陈彦携“千古一帝”系统穿越到南北朝末期。是南陈皇帝陈叔宝(唱玉树后庭花的那位)的次子。其时,陈彦正在隋朝做质子,隋正欲南侵,意为吞灭南陈。陈彦因缘归国,而后,夺帝位,灭西梁,灭大隋,又,兴科举,开运河,驱外族,征世界。李渊“吾皇万岁”杨广“吾皇真乃天下第
- 玄奇南国渔夫连载
- 最新章:第五十一章 以火为号,全军出击
- 风起南洋1784
- 叶开穿越到了1784年的南洋,这是一个风云激荡的前夜,越南的阮福映正打算恢复广南国,泰国的拉玛一世刚刚篡位成功,德川幕府正在激烈的内斗,连幕府将军都不能幸免,朝鲜的李祘还在心里念叨着大明,罗芳伯正在筹划建立兰芳国,西洋殖民者正在大举到来。叶开急的头都要秃了,要怎么做才能避免南洋华人被当做可以肆意收割
- 历史纸老虎灬连载
- 最新章:完本感言
- 又起南风
- 十年前,一枚海棠令让她家破人亡。她勤学苦练十年医术,终成当世神医。寻真相,报家仇。在这条坎坷的路上,有风华绝代的一城之主,也有俊美张狂的一国王爷。都是大佬,能哄就哄,能逃且逃,都不要挡了她报仇的路。
- 玄奇弋江燕连载
- 最新章:第203章 大结局
- 在嘉南传风起云涌
- 且看这李南天如何风起云涌
- 玄奇奶茶派掌门人连载
- 最新章:第二十二章 遇刺
- 风起南朝,家父宋高祖
-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南北朝,一个烽火连天,却又荡气回肠的时代。刘义真穿越了,穿越到了东晋末年,成了宋高祖刘裕次子庐陵王刘义真。宋高祖刘裕“吾儿义真天纵之资,当继以为帝”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刘二吾之劲敌也,遇则避之”胡夏武烈皇帝赫连勃勃“南朝有刘车士在,关中难守,退为明智之举”江左王、谢门阀
- 玄奇唐宋文风连载
- 最新章:第二十九章 叮嘱
- 风起东南亚
- 带着简版金手指穿越1884年东南亚,见证帝国衰
- 历史秋风落叶飘连载
- 最新章:上架感言
《三国之风起南海》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历史,千千小说网转载收集三国之风起南海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