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好,既然大木你有关系在江南,我和哥哥就放心了,需要银钱说一声就是,对了,东宁如何了?疟疾可消退吗?”
“劳五叔关心,东宁已经安稳下来了。”
既然郑森和郑芝龙都决定了,那郑芝豹也没什么好说的,问了问东宁的情况他就离开了,金厦乃是郑氏的核心,他得尽快赶回去。
望着一众从屋子里出来的郑家宿老,郑森挨个行礼之后,给了郑芝龙一个坚定的眼神。
将卫所兵调换下来,这是个大工程,不过对于在福建扎根多年的郑芝龙来说倒是轻松无比。
先是去和福建巡抚张肯堂通通气,郑芝龙说了几句好话,再加上一笔不菲的报酬,又言语中若有若无透露出自己儿子郑森正在交际的江南士子一众人,这个张肯堂才笑嘻嘻的说着。
“不过是些兵事,南安伯尽管调度就是,陛下赐伯爷总镇福建权力,还需与我商量甚么。”
郑芝龙笑而不语,张肯堂还算个正直的官员,不过他能看清局面,清楚郑芝龙雄踞闽省之势不可阻挡,螳臂当车殊为不智,倒不如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收一笔钱来的实在。
张肯堂这边同意过后,郑芝龙就没闲着,亲自又跑了一趟福建巡按御史那里,一通好话说完,又把银子一亮,对方也没不识趣,乖乖的笑纳了。
这世道就是如此,钱和刀都在手的话,事情往往会很高效的办下去。
五天之后,福建巡抚张肯堂写了一张折子遣人送去南京的同时,就在福州城头贴了告示。
“兹闽地卫所久未尝战事,天下板荡之际,南安伯愿出钱出粮支援国事,特此公告,调福建卫所官兵迁居内里,新募良人参军效力。”
一番公告有模有样,福州城内读书人不少,很容易就看出其背后的意思,很快就有书生聚集起来,在巡抚衙门前抗议。
不过任他们叫的再凶也无济于事,一场关乎福建一二十万人的命运,以及整个福建军务的变动,早已在雅阁内由郑芝龙张肯堂等寥寥几人言语间定下了章程,岂是他们能轻易改变的?
郑森接到了消息很是兴奋,这一批人和之前的流民不同,这都是福建的卫所兵,就算多年务农不知兵事,那到底也是兵,整个福建数万的卫所兵,挑出其中精装便能有几千人。
稍微武装一下,对付岛上的生番还不是轻轻松松?
甚至,再进一步,南下窥探吕宋也并非不可。
撤换卫所是件大事,整个郑家都因此动了起来,郑森没有插手的机会,他无官无职不方便行事,只是顶着个国子监学生的名头实在有些不方便。
想着要不要去南京找钱谦益拖他弄个官当当,仅仅几天的功夫,郑芝龙就在安平聚集起了数万的郑家士兵,他们大多都是闽人,仍到各个卫所当兵水土方面无需担心。
就是在待遇这上面,可能会让很多人不满,毕竟在海上做生意虽然辛苦和危险了些,可利润足以大到将这些危险都冲没。
而去山沟沟里当兵可就不一样了,一样的危险可却没了花花世界,所以当郑芝龙宣布他们要去接替福建的卫所兵时,底下顿时喧闹起来。
郑森躲在一旁看到这一幕,摇了摇头。
到底是海盗,没有统一的组织和规章制度,就连在郑芝龙面前都如此随意,可想而知他们的战斗力如何了。
不过发牢骚归发牢骚,郑芝龙积威多年,一道声音就让他们安静了下来。
发现了不对,郑芝龙知道不让这些人满意他们肯定会磨洋工,甚至阳奉阴违,最后一句“每人月钱增半!”才把骚动平息下去。
这下,还真有奥斯曼禁卫军内味了,郑森撇了撇嘴。
接替的人员安排好后,派往福建各地卫所的人也回来复命了,不出意外,在南安伯、福建总兵郑芝龙,福建巡抚张肯堂以及福建巡按御史三方的施压下,福建各地的卫所不敢抗命,只能拖家带小的离开他们居住两百多年的卫所,含泪奔向未知的前方。
其中甚至有人心中恐惧,半路自缢而死。
谁不知道福建沿海的土地早就被瓜分了个干干净净,现在让他们离开卫所,接受郑芝龙的调度安置,这不就是死路一条吗?
抱着对朝廷的最后一丝信任,九月末的时候,整个福建三万五千名卫所官兵以及他们的二十多万家眷浩浩汤汤汇聚在了福州城外。
原本福建总共有卫所兵六万多人的,可是现在只到了三万多,这缺失率达到了近一半,着实有些吓人。
人都到齐后,郑芝龙开始将他们按照各自归属的不同卫所登船,准备前往东宁。
这事郑森已经和郑芝龙悄悄说过了,郑芝龙也欣然答应,因为思来想去能安置这么多人口的地方除了东宁好像就没别的地方了,何况那里还是自己的自留地,人当然是越多越好。
因为人数太多,足足有二十多万人,为了防止可能发生任何意外,郑芝龙调集了他本部的十多万兵马,又紧急征调了全闽的稍大船只,严加防范慎之又慎花费了七八天的时间才把这二十多万人全部送上船。
做完这一切的时候,郑芝龙心中颇有感慨。
不服老不行,想当年他可是纵横东南沿海的海上霸王,现在调度这么些人都感到吃力了...
看着与自己道别之后,抬头挺胸昂首阔步登上福船,前往东宁的郑森,郑芝龙有些五味杂陈。
这个儿子,自从年初从南京回来,就变了许多,本以为是在江南和复社那些士子一起厮混导致的,现在看来,恐怕并非如此。
不过嘛,现在这样也好,将来继承家业保住家产问题应该是不大,甚至更进一步也并无不可。
...
福船上的日子不太好过,拥挤倒是其次的,主要是晕船,沈大军虽然是福建人,但是他出身建宁府,平生去到过的最远地方也就是延平府,这还是头一次出海,不到两个时辰他就晕乎乎的了。
靠硬实的身体撑了几天,中途在澎湖闻了闻陆地的气息,这才挺过来。
期间沈大军一直以为自己快要没了,直到船只进港,听到了噼里啪啦的鞭炮声,还有岸上那尊妈祖像,沈大军一个三十出头的汉子像小孩子一样哭了出来。
真没想到,还能活着到地方。
小说推荐
- 红凰破虏
- 十八之期,将星乱,破虏志难酬;卧龙驱虎,九连营,红凰临九州 十八年前,相师窃天机对舞凤王上凤青云留下箴言,却不想世事难料,最终一缕神魂落于红夜身上,自己也置身于这一场变故中.
- 女生拂玉弄萧连载
- 最新章:085:三级妖兽红羽鹰
- 破虏恩仇记
- 【飞卢小说网独家签约小说:破虏恩仇记】郭破虏随同耶律齐,北上百花谷,祝寿周伯通,谁知被人利用,一场阴谋已经开始。耶律齐救下被迫害的将军向士壁,向士壁之女竟然爱上了耶律齐,郭芙花容震怒,后果不堪设想。九阴真经被骗,全真教被端,戍边将军被害,大宋气数几何?且看郭破虏如何在逆境中奋发,书写一段古今传奇。飞
- 玄奇陌上金水连载
- 最新章:第九十三章 苦思对策
- 1644我的帝国
- 明末,满清入关,神州板荡 现代人赵毅魂穿大明,一来就发现自己成了李自成麾下一炮灰,正在跟随大军打北京 PS:非历史专科,考究党勿入
- 历史鱼辰木连载
- 最新章:第六十八章 烈火焚城 香飘十里(三)
- 龙起1644
- 我是谁 这个问题,龙錾在这个穿越而来的明末世界里,曾多次问过自已 我,是一名李自成手下的流寇 我,又是一名娶了长平公主的当朝驸马 我,更是一名手握精兵悍将,功名荣华皆已到顶的国之倚柱 但最终的我,是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终结乱世,远拓八方,将汉家威仪与华夏光辉,在全世界发扬光大的千古一帝 这就是我的故
- 历史远方之心连载
- 最新章:第八十二章 浆汁调合
- 大明挽歌1644
- 1644年,当闯王攻陷京师的时候,刘昊带着三太子突围准备去应天府 他深受皇恩,立志扶明于将倾斜,但是却发现大明已经烂到了根。贪官污吏,他不知道杀了多杀人,可却永远杀不完 最后就连他亲自救出来三太子也背叛了他“既然如此!那我走!我倒要看看,没了我刘昊的大明,还能撑多久 PS:本书并不扶明,一切都是剧情
- 历史鸡蛋加辣椒连载
- 最新章:第三十六章 请殿下监国
- 1644英雄志
- 崇祯十六年,西北皆墨,大厦将倾,尤家少年如何奋起,逆转西北,逆转天下?说英雄谁是英雄?长安城下衣锈铁,镇北台前沙卷风,一力擎天;金陵梦醒,蜀中路迢。江山北望。终不负,匹马鹿鼎贺兰雪,大将旌旗在人间
- 玄奇韭菜东南生连载
- 最新章:第一百零一章 破局(八)
- 挽明从1644开始
- 这一年,是明末甲申,天崩地坼,天子下席。这一年,刘文炤穿越成为了明末外戚,崇祯皇帝皇亲表弟,但是刘文炤来不及享受皇家贵胄的奢靡光景,李自成的大军已经来到北京郊外。仓促之间,挟帝南渡。多年以后。山海关外,多尔衮依旧摄政,悲叹曰:刘文炤英雄也,可与大清划江而治否?平西伯吴三桂英雄气短,携圆圆以踌躇:刘国
- 玄奇猎户的飞猪连载
- 最新章:第十七章 南京城的牛鬼蛇神
- 大明1644
- 简介:明末,天灾席卷,人祸不断内忧外患的明朝,闯王李自成高呼”嗟尔明朝,气数已尽“李自成兵临城下,大军压境多尔衮围攻山海关,气势汹汹大明结局是否依旧如史书所说,皇帝自缢?百官皆降?一个偶然穿越为崇祯的理科生朱凌,且看他如何拯救大明,如何使得大明重回盛世!
- 玄奇此生不吃土豆连载
- 最新章:第二百八十八章:第一战!
- 兴明1644:重生崇祯杀出京城
- 农历三月十九,是道教‘日宫炎光太阳星君’的诞辰。太阳星君主火,大明亦尚火运。许是火火相加、物极必反。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李自成攻陷北京城;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朱由检将脖子套上了麻绳;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被锦衣卫百户、沈炼之子沈从文射断绳索摔下的崇祯,复活了.大明,重新有了希望
- 玄奇依然小小小猪连载
- 最新章:第66章:观念的变化
《破虏1644》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历史,千千小说网转载收集破虏1644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