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孝恭这一喜确实非同小可,虽说他在荆州任东南道行台尚书左仆射,但东南道行台不过从二品,且省内只设了一个兵部尚书,乃专为李靖而设。此番出任河东道大行台尚书令,在品秩上一下子与担任朝廷尚书令的秦王李世民一下子拉平了,且听皇帝语气,可仿中枢六部制分设各部,除了吏部礼部干碍朝政礼制不能另设,其余四部均可自行任命尚书。更加让他怦然心动的是,裴萧两位政事堂宰相分任自己的两个副手,虽说不能实际到任,却也是极大的荣耀之事。他又想到眼前皇帝对秦王颇为不喜,看这意思,恐怕年内秦王权势便将不保。到时候空出一个尚书令的位子来,太子监国自是不能兼领,齐王顽劣,做个侍中都是摆设,总领百官总理朝政的尚书令说什么也不太可能落在他头上。宗室之中,只有自己军政全能,又实任与朝廷尚书省平级的河东道行台尚书令,到时候进政事堂荣任首辅,不过咫尺之遥而已……
李渊哪里想到转眼之间这位赵王已经转了这许多念头,他叹了口气,道:“朕以秦王功高,欲封秦王于洛阳,允其自建天子旌旗,又恐他军功太甚遭朝野猜忌,他心里也不安。所以朕将免去其所任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一职,把河东几十个州郡划出来由你统领。秦王及其所属天策上将府统领函谷关以西洛阳以东晋阳以南许昌以北的几个州郡作为封邑,这个地方另设一道,就叫关外道,直属于天策府。朕把你放在东都的东边,是希望你能够妥善安抚百姓节度诸军,若是关中有什么大事,也能与朝廷相呼应!朕的这一番苦心,你能明白么?“
李孝恭眼珠子转了转,答道:“陛下圣心远虑,臣下等皆不能及。不过秦王殿下天生聪颖敏慧过人,函关以东,有殿下与臣坐镇,陛下大可高枕无忧。“
李渊淡淡应道:“哦!你这么看?“
李孝恭道:“是,臣昔日伐南之前,曾往秦王处辞行,其时殿下将讨王窦。当时秦王殿下对臣言道:洛阳为关外重镇,东连齐鲁,西下函关,北眺太行,南俯荆襄,实为兵家必争之地。自古以来,得洛阳者得天下,汉光武帝、魏文帝莫不如此。王世充一狂妄匹夫,坐据洛阳尚能问鼎天下,只要洛阳在手,不愁天下不定。“
李渊默默地听着,半晌没有搭言,良久方道:“你此番回京,去拜访秦王了么?“
李孝恭垂下头去,以掩饰略有些得意的眼神,答道:“十天前就去了。秦王对陛下封国建旌之事极感荣宠。称必将善自经营河洛,以不负陛下厚恩。“
李渊问道:“他很高兴?兴致……很高?“
李孝恭恭恭敬敬地说道:“是,不仅是秦王殿下,整个天策府上下人人都面带喜色,都盛赞陛下隆恩厚德呢!“
李渊直视着他问道:“他们为什么这么高兴呢?“
李孝恭一怔,随即坦然道:“秦王殿下经略河洛有年,身边左右文武,以山东豪俊居多。这些人留在长安,本来就是因为秦王是主,他们并不喜欢关内的水土。此番听说能够出关回到家乡去,且可以继续追随独建天子旌旗的秦王殿下,当然多感畅然。臣看他们的意思,在京师待得似乎颇不如意,去了洛阳,这些人恐怕就不愿意再回长安来了!“
李渊沉吟良久,淡淡说道:“今日就到这里吧,建河东行台之事,两月之内朕就有明敕,你回去准备准备,不要张扬。长安局面复杂,你自小心谨慎就是!“
智深若海
“常公既用在下为幕宾,马周自当竭诚用事以报常公知遇之恩。如今京师局势一日紧似一日,常公身负皇城宿卫重责,断然撇不开这天下第一难缠的家务事。于此性命交关的当口,常公切不可再对周有所疑忌提防,内刚则外严,里疑而患生,如不能推心置腹,穷书生就算留在府中,恐也无益于常公。“
马周短短几句话,立时让常何闹了个大红脸,他讪讪笑道:“我请先生来本就是为了商议大事的,又怎会猜疑先生?马先生是饱学之士,常某是个粗人,这些日子里若是有什么事情得罪怠慢了先生,还望先生海涵则个。“
马周摆了摆手:“常公不必和我兜圈子了,马周自入幕数月以来,承常公以士礼相待,又有什么委屈处?如今时局不宁,朝政维艰,我只问常公一句话,还望常公据实相告。“
他转过身来,二目炯炯地凝视着常何,一字一顿地问道:“东宫和宏义宫,将军究竟站在哪一边?“
一句话把个堂堂帝国皇城禁军统领惊出了一身冷汗,他张了张嘴,却一句话都没能说出来,面色极为尴尬地看着马周。
马周冷然笑道:“此事关系你我的身家性命,常公切勿再以虚言相对。常公若是信得过马周,便请实言相告,若是信不过马周,也请言明,马周即刻离府,如此两不相误,其善大焉!“
常何愕然半晌,爽然大笑道:“先生言重了,我既待先生以士礼,又怎会信不过先生?只不过事体重大,牵涉诸多,常某位分非常,先生不问起,倒还真不敢轻易言及。“
他用手捋了捋胡子,坦然道:“不瞒先生,自从常某就任北军以来,太子曾数次对常某流露出招揽之意,我并未回绝!不过,我追随秦王殿下多年,一直效命鞍前,秦王和尉迟将军曾在武牢乱军之中救过常某性命,就是玄武门禁军屯署统领之位,也还是秦王殿下提携才得任之。所谓知恩图报,即使秦王殿下失势,常某也断断不会落井下石,妄做小人。“
马周缓缓坐回了坐席上,皱着眉头说道:“常公是如何回复太子的呢?“
常何笑道:“我对东宫来人道:"请太子放心,常某既是大唐的臣子,自当效命陛下与储君,需关照处,不消说的,自当尽心尽力!"“
马周追问道:“如今太子与秦王势同水火,一场萧墙之祸就在眼前,常公究竟是如何打算的呢?“
常何苦笑道:“我职位卑微,又能如何打算?我虽应了太子,却从未做过背叛秦王的事情。秦王虽有大恩惠于我,却并不真正信任我,前番我陪同他前往东宫赴宴,话里话外还在敲打我呢。马先生,说老实话,我手中的兵权虽紧要,终归是个五品末吏。似这等帝王家事王子之争,断然没有我置喙的余地。别说我管不了,就是当真让我管,我也不敢管。无论是太子还是秦王,捏死我都不过举手之劳。我谁也得罪不起,实指望能够外方边塞领兵,躲开京城这个是非圈子,不过看来无论是陛下还是太子秦王恐怕都不会同意。留在京里,一旦事起,除了做缩头乌龟,我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更好的法子了。“
马周瞥了常何一眼,心知这个外表粗豪不文的将军实际上心细如发,直到此刻仍然不肯对自己交底。他心里明白,却也不故意说破,神情恳切地道:“恕我直言,别个躲得开,常公却是躲不开的。常公身负宫廷宿卫之责,掌管禁军兵权,无论是太子还是秦王,要谋大事都不会放过常公。“
常何叹道:“但愿陛下能够允准秦王赴洛阳,如此便能消弭一场塌天大祸了。“
马周摇着头道:“将军此乃一厢情愿。陛下在太子和秦王之间举棋不定左右摇摆,早已是朝野皆知的事情。封秦王于洛阳,固然是两全其美之策,然于大唐社稷而言却是饮鸩止渴之策。今上在位或许还能隐忍弹压,一旦今上龙驭归海,还有谁能阻止大唐天下四分五裂?这是明摆在那里的事情,谁还看不明白?就算陛下不听太子齐王的一面之词,裴寂、封伦、宇文士及等政事堂诸相公的意见,陛下恐怕不能当耳边风置之不理吧?更何况还有赵王、淮安王、窦公等勋臣外戚,这些人就算不向着太子,为江山社稷计,也绝不会坐视陛下重蹈前汉分封覆辙而缄口不言的。“
他顿了顿,接着说道:“更何况河东镇守李世积刚刚当上山东道行台左仆射,坐席还没坐热,就又来了一个亲王凌驾于上,他心里能舒服么?这些边将的意见也许不受重视,然则滴水汇成江河,陛下就算心意再坚定,能抵得住这些大王公爵宰相将军的齐声反对?陛下毕竟不是汉孝武皇帝那样的刚愎独裁之主。说到底,出洛阳号召天下,不过是秦王殿下的一个美梦罢了!“
常何越听越是心凉,他声音略带些嘶哑地问道:“那秦王岂不是已如砧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了么?“
马周的神情凝重了起来:“秦王若是真的就此放弃抵抗任人鱼肉,他就不是纵横天下十余年不败的天策上将了!“
他叹了口气,语调沉重地道:“这些日子里,我在常公书房之内遍览了自义宁元年以来大丞相府及尚书省发下来的所有邸报。秦王率军征伐,数次皆悖常理,出其不意,从而变不可能为可能。武牢战窦建德,直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位殿下平日里虽说谦恭下士,每临战阵却其志如刚,虽千军万马亦不可夺。没有这份坚毅果决,秦王也不会成为太子储位的最大威胁!“
常何听到此处脸色已然变得惨白:“你的意思是说,即使秦王不能出洛阳,也不会束手听命于太子,反而要拼死一搏弄个鱼死网破?“
马周冷笑道:“秦王若是没有这种打算,当年又何必费尽心机将常公安排在玄武门禁军屯署这样的要害位置上?要知道,一旦京城内乱,不要说太子令秦王教谕,就是陛下圣敕没有将军你的点头都出不了皇城。也就是说,一旦京城乱起,太极殿、显德殿、宏义宫、齐王府无论哪一方离开了将军你谁也控制不了局面。秦王殿下毕竟是军功受赏武事娴熟,无论行事布局,均在要害处预先做眼。这一层太子殿下虽说也看到了,终归迟了一步。虽说目前在朝局上太子取攻势秦王取守势,但太子的攻势,却未免过于文绉绉了些……“
马周说得惊心动魄,常何却反而一扫方才的惊惧神色,双目之中精光闪烁,语气沉涩地道:“马先生似乎已经算定了秦王在皇城之内有所图谋了?“
马周冷笑道:“这些日子敬君弘将军于府中走动颇多,想必就是秦王殿下委将军招揽的吧?“
常何浑身的汗毛都直立了起来,他此番才算真正领略了这个醉酒傲太守的穷酸书生胸中的见识城府。他来府中几个月,每日只见他吟诗作画抚琴弄箫,却不想自己自以为机密的诸事没有一件瞒过他眼去。马周的文采风流自不必说,这份洞彻万物的明达干练着实让人心折。
他强自按捺着心中的惊慌起身拜道:“常何身处危境,做事不得不万分仔细,如有得罪先生处,还望先生海涵。“话语中虽略带尴尬惊惧,倒是透了几分至诚出来。
马周叹了口气:“将军何必如此,圣人云:"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君,几事不密则害成。"马周一介书生,常公身负重任,怎能贸然轻信?“
他顿了顿说道:“如此说来常公实际上坚决站在秦王一边了?“
常何点了点头:“正是,不欺君,不悖主,常某别无选择!“
马周沉思半晌,拍案叫道:“好,承将军看重,穷书生此番便与常公共担这天下第一凶险的大事。如今诸事已现端倪,大祸为期不远,我们需早做谋划,未雨绸缪!“
常何愕然道:“虽说局面险恶,可如今朝廷内外都在为北面的军务焦心操劳,文武大臣还眼睁睁盯着御北的帅位。陛下允了秦王出洛阳独建天子旌旗,也毕竟还没有真个反悔。如今便说局势不可为,是否为时过早呢?“
小说推荐
- 人在大明批判百官,老朱求别骂
- 李临渊穿越明朝,前身因谏言当朝驸马,而被欺辱,权势压人,好在觉醒批判文豪系统【一空依傍,自铸伟词。世间百态,千人千面【人心如鬼,善恶难辨【以话本道尽人间故事,揭露人心】随后,一部《秦香莲》诞生,撕开多少“斯文禽兽”之真面目。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一部《骆驼祥子,道尽百姓之苦,生民之痛。一部
- 玄奇日更两万啊连载
- 最新章:第3章 秦香莲戏本!
- 我为审判神,审判斗罗十大恶人
- 嘉陵关之战,唐三斩杀比比东,废了千仞雪,赢取了战争胜利。战后,唐三,玉小刚主张斩草除根,将武魂殿里剩余魂师全部处死。从此,斗罗大陆在上再无武魂殿!为庆祝战争胜利,雪夜大摆宴席,犒赏三军,于嘉陵关大醉三日。可在第三日正午,天空雷声响起,乌云遍布,刘渊手持审判之剑,立于嘉陵关上空!他一声令下,无数神剑从
- 玄奇狐仙呀连载
- 最新章:第196章 审判之弓再现,强悍的威力
- 诸天审判:开局审判元始天尊
- 李禄成为诸天审判者开局降临洪荒世界,审批诸天,先从元始天尊开始。西游世界里,李禄负手走入雷音寺,在如来准备发放经文时,他当场审判如来…释迦摩尼:多宝如来的罪你为毛安排在我释迦摩尼身上?你礼貌吗?小说世界里,他变成反派审判主角,夺走主角所有机缘…诸天万界,因为他的到来,罪恶少了,他却成为了罪恶王者的代
- 玄奇抬头望悦连载
- 最新章:第五十五章 博弈
- 神级序列之我预判了你的预判
- 简介:噢!我的天哪!如果我是你,我一定躲在卫生间里。啊,为什么?因为它会先去卧室。我建议你待会狠狠的掏它腰子,根据我专业的医学知识来看,它的腰间盘有点突出。不会吧不会吧,不会还有人不选无敌的火器而选择这把匕首吧?我会,因为枪里只有一发子弹而且这是把善良的枪”这是什么情况“白羽的眼睛所看到的东西个个都
- 玄奇小狗先走连载
- 最新章:第558章:五个房间
- 冤魂判官
- 24生日这天“精神病”二叔告诉我,他可以通灵,告诉我,附近有灵异事件,它们已经发现了我,让我快逃…从前以为灵魂都是假的,可是我确知道了几十年前发生了什么
- 次元刘思铄连载
- 最新章:040 3岁的我
- 黑狱判官
- 有我的地方就有审判 我是裁决之主,我是黑狱之王 我觉醒于深渊,我要将所有的恶魔都扼杀在胚胎中 有人说,我是天使之心 也有人说,我是恶魔之父 我是艾亚,我想制裁诸神。
- 玄奇胜天半子情连载
- 最新章:第144章 金戈城下的暮色
- 从判官成为大侠
- 聊斋的奇异世界,剑客仗剑行千里。不为家国天下恨,只为生存只为情 然而,人不是当初的那个人,鬼不是原来的那只鬼。世间万物皆在变化,唯一不变的是那份谨守的侠心 从判官成为大侠,聊斋侠客行!
- 修仙凡间之过客连载
- 重生之地府判官
- 正义感十足的都市青年柳炎,阴差阳错成为地府判官 面对艳名史册的名妓美女、恶贯满盈的史前恶霸、遗臭万年的贪官污吏、彪炳史册的名臣贤君、横行霸道的威武将军 更有神话传说的牛鬼蛇神、阴曹地府的鬼帝阎罗、法力无边的上古巫妖、神通广大的天界仙神、诡异嗜杀的域外妖魔 诱惑、利益、威胁、阴谋、杀戮让整个地府混论不
- 玄奇佛魔鬼道连载
- 最新章:第一百八十八章 弱水河
- 邪神判官
- 他是从死牢走出的男人,他心地善良却被总被误认为邪魔外道,他秉公执法,屡破奇案大案,深受皇上喜爱啊,渐渐赢得民心人称邪神判官。
- 高武瘸腿书桌连载
- 最新章:第四十九章:盐田
《百鬼判官》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修仙,千千小说网转载收集百鬼判官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