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策曰:“............令使‘使持节’大汉尚书令,赠君丞相武乡侯印绶,谥君为忠武侯。魂而有灵,嘉兹宠荣。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定军山脚下,待到李平面色肃然而悲切的读完手中的祭文。
“取酒水来。”始终面无表情的刘禅忽然挥手示意,“我要敬相父一杯。“
左右之人不敢怠慢,更不敢提什么合不合乎规矩之类的话,几乎立即从后方取来酒盏,然后马忠捧壶,李邈奉杯,立即就为这位天下至尊之人奉上了一杯酒。
刘禅便立在陵墓之前,举杯欲语,却又一时沉默,复又作势捧杯,欲将酒水撒在地上,可再次止住,最后竟怔在当场久久无言……
漫天秋风起,落地萧瑟声。
刘禅便只是这么呆呆的看着天,看着地,看着眼前的陵墓,手中的酒盏宛若千钧,一种前所未有的情绪再度袭来。
磅礴却又宁静,飘忽而又沉重。
不知过了多久,当刘禅从这种情绪中挣脱出来的时候,不觉手中的酒盏已经空了。
刘禅轻轻叹了一口气,看着眼前的陵墓,怅然道:“论天地之广阔无从验,哀乎之叹兮无从起。相父啊相父,便是为了你,为了大汉江山,为了将士百姓,刘禅也会撑起这个担子,相父且去,我汉室复兴必将随之而来!”
说罢,其人竟不再留恋,将空了的酒盏掷于地上,转身便走,却是连番下令不停:“相父一生劳苦功高,着建祠于汉城,享黎庶之香火。其余人,拜祭过后各归其位,三个时辰后府衙议事,不准耽搁,就这般了......”
言罢,其人甩手而走,只留董允匆匆书令笺不止。
渭水北岸。
郿县县衙。
曹魏大都督、大将军、舞阳侯司马懿面无表情坐在堂中,颍乡侯、卫尉、大将军军师、持节督长安军事辛毗辛佐治坐在其人身旁,两侧便是清一水的曹魏大将、重臣。
不过无论是谁,面色须不是太好看。
当然,此时此刻,面色又怎么能好看的起来?
还能心平气和坐在这里,已经是众人仪态稳重。
半晌后,见到四下皆无声音传来,作为军师且持节都督此地军事的卫尉辛毗忍不住轻叹一声:“仲权,可知蜀军此时情况?”
“回军师的话,六日前根据哨骑消息,蜀军大部继续坐镇五丈原及斜谷水东岸,牢牢扼住斜谷口,另外大约万人却已经顺着褒斜道撤回汉中,具体方向还未可知,想来应该是屯兵南郑。”闻言,夏侯霸却是立马站起来回道。
“南郑?万人?大部还在此处?”辛毗皱了皱眉,出声询问道:“伯济,这有什么说法吗?”
“回军师。”郭淮拱了拱手,静静地站了起来,沉声道:“以末将看,蜀军这战过后,定是不想放弃五丈原这个军略要地了,所以只撤回了万人休整以减少此地后勤压力,大部还留在此处严守斜谷水。”
“那蜀军可会再度攻来?”辛毗又问了一句。
不过这次没等他点名,也没等郭淮继续回答,司马懿便甩了甩袖子冷笑道:“蜀军如何敢攻来?怕不是此时还担忧吾等反攻回去呢。”
“大将军此话何意啊?”辛毗面色不变,淡淡回了一句:“难不成大将军还以为此战我们胜了不成?”
此言一出,这小校的县衙内,顿时一片肃静。
谁都能看出来辛毗的意思,便是刚刚被点名的夏侯霸和郭淮也是心知肚明。
可知道归知道,辛毗这么直白点出来,又在这样的场合,只能说明一个问题:他不满意了!
不要小看这一点。
此时的司马懿虽然在军中大权独揽,但实际上并没有完全占据主动,这大魏到底还是坐镇洛阳的那个魏明帝说了算,他不死,司马懿一辈子都出不了头。而辛毗正是那位魏明帝心腹中的心腹,近臣中的近臣,便是从资历来看,辛毗作为曹操时代的老臣,也不比他司马仲达低,双方之间无非是一从军一从政而已。
“便是胜。”司马懿昂首回道。
“居然有此事吗?”辛毗居然也不恼怒,而是拱了拱手,请教道:“那便请大将军解惑一二。”
“此番五丈原之战,看似我方死伤惨重,但归根结底,只是子元、稚权、乐綝、张虎等部伤亡较大,而我军主力大部并为有太大损失,便是虎豹骑、青州兵、虎步军皆无有太大损伤,便是辽东骑兵,幽州兵建制也都还在,武卫、中坚、中垒、骁骑、游击等五营禁军更是只有轻微伤亡。而对方孟琰部精锐的蛮兵却被打残,前将军袁綝部更是死伤惨重,便是南岸的吴懿部也伤亡不小,如何不能称胜?”
“......”听了司马懿的话,辛毗长呼一口气,沉声道:“可从结果而言,到底是我方伤亡更大,蜀军伤亡更小。”
“那又如何?”司马懿挥了挥袖子,继续冷笑道:“军师且无需误会,某刚才所言只是其一,这里还有其二奉上。”
“洗耳恭听。”
“在某看来此战大胜之处便在于诸葛孔明真的死了!”司马懿停了一下,却是直接站起来,昂声道:“而他死了,在某家看来便是等同于蜀军死了!二者又有何分别?便是此战其稍微挽回颓势,但也难掩其腐朽的根本,没了诸葛孔明,皆不过土鸡瓦狗,早一天死,晚一天死,无非是看我们什么时候攻过去,此等情况下,又谈何言败?”
“一万五千众将士的性命只得了这个一个消息,在大将军看来是胜?”辛毗幽幽道。
“当然是胜!上到陛下,下到士卒,无一不清楚我方大敌是何人,便是那个村夫在某看来,胜却十万雄兵!有他无他,截然不同矣。”
“那毗便无有言语了,却会将此处经过一并报于陛下处,且静候陛下处置,不知大将军以为可否?”辛毗眼中闪过一丝波澜,拱了拱手道。
“自当如此。”司马懿肃然道,“便是某,也要顷刻起行往洛阳不停,军师可要同行?”
“大将军马快,吾等老朽就不跟一起了,届时许都见便是。”
说罢,辛毗便拱手走了出去。
待到其人影消失,全部只剩心腹的时候,司马懿终于忍不住焦急道:“伯济。”
小说推荐
- 汉祚高门
- 沈哲子来到东晋初年,化身江南豪宗之子,良田万亩,家财万贯,仆役成群,起点罕见之高配穿越,可惜老爹是个造反惯犯 衣冠南渡,五胡乱华,华夏之哀曲,汉祚之悲歌 世家大族不靠谱,北伧南貉,两窝坏种,只求苟安 神州沃土汉家地,岂容胡虏作文章 穷我一生,要建一支杀胡虏、复神州、兴汉祚的北伐义师 本书群:6086
- 玄奇衣冠正伦连载
- 最新章:新书《冠冕唐皇》已发,求支持!!!
- 大汉帝祚
- 刘谌,汉昭烈帝刘备最有骨气的孙子!景耀六年冬,邓艾兵临成都门下,后主将从谯周之策,北地王谌怒曰“若理穷力屈,祸败必及,便当父子君臣背城一战,同死社稷,以见先帝可也”后主不纳,遂送玺绶。是日,北地王谌伤国之亡,先杀妻子,次以自杀。罗贯中有诗评曰“君臣甘屈膝,一子独悲伤。去矣西川事,雄哉北地王。捐身酬烈
- 玄奇牧马江南n连载
- 最新章:第六百章 大结局
- 南朝汉祚
- 自五胡乱华后,苟安于江南百年的东晋司马,终于被宋武帝刘裕逆势取代 景平二年,不甘于寒人掌机要的高门世阀,坐视北魏侵夺黄河沿边四镇 阻挠朝政正常运行,隐藏在幕后推动复辟“王与马,共天下”之格局 而注定将废的新君一梦醒来,惊坐而起,他必须向宿命中的强敌亮出天子之剑。
- 历史醉寻芳连载
- 最新章:第0334章 厉行新政
- 汉祚长延
- 郑安穿越到东汉成了献帝刘协,而此时是建安元年,他正在许都 是再苟一辈子,还是舍命搏一把 想了一夜,他觉得唯有想办法杀了曹操,才能够破局翻盘 输了,结果也不会比原历史轨迹更烂 赢了,那就有机会让汉祚再延长几百年
- 历史我不是伍长连载
- 最新章:第二十二章 乐进拒封
- 续汉祚
- 董卓擅权汉祚危,诸侯割据势难回 瘟疫战乱频仍起,民生艰苦十存一 刘协奋起挥黄钺,南征北讨争战机 九州一统归王室,再造盛世续汉稷 穿越为刘协,不愿做汉“献
- 历史爱金鱼的猫连载
- 最新章:第四十九章 一路尾随
- 南朝有汉祚
- 太极殿,刘义符即皇帝大位,礼官展开诏书宣读大宋皇帝陛下,诏曰:自晋室东迁,五胡乱华,失神器,偏一隅,天下南北分列,诸国伐交频频,民不聊生,烽烟四起。时我先帝秉上圣之资,有神武之略,东征西战,厥续懋焉,天地鬼神,享于有德,晋室终运,宋祚而立。朕本京口一小儿,德稍足,耳稍慧,胸稍广,值此大争之世,承继大
- 玄奇轻车都尉01连载
- 最新章:第0015回 灭卢平刘毅
- 南朝有汉祚
- 太极殿,刘义符即皇帝大位,礼官展开诏书宣读大宋皇帝陛下,诏曰:自晋室东迁,五胡乱华,失神器,偏一隅,天下南北分列,诸国伐交频频,民不聊生,烽烟四起。时我先帝秉上圣之资,有神武之略,东征西战,厥续懋焉,天地鬼神,享于有德,晋室终运,宋祚而立。朕本京口一小儿,德稍足,耳稍慧,胸稍广,值此大争之世,承继大
- 玄奇使节中郎连载
- 最新章:第0024回 都不是善茬
- 三国:开局收赵云吕布,再续汉祚
- 【非系统+无金手指+谋略】毕业大学生穿越刘和,被袁绍软禁,用热气球出逃震惊天下。收赵云、训吕布;灭公孙、报父仇;讨诸侯,兴汉室!我是根正苗红的汉室宗亲,东海王苗裔,匡扶朝廷责无旁贷,江山美人两手抓,今世绝不做舔狗!还复旧都,命归正统,刘和于洛阳再次宣告: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犯我强汉者,虽远
- 玄奇半分糊涂连载
- 最新章:第21章 第一把火
- 贞观国祚
- 三省六部想去哪任职 本侯要新建一个衙门 什么衙门 大唐计划发展与改革委员会
- 历史因卿不定连载
- 最新章:第四百零七章 发疯了
《汉祚》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玄奇,千千小说网转载收集汉祚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