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大胜本雅失里的消息,随着朱棣甄武等精骑返回主力阵营中后,迅速的传遍了整个大营,一时间惹得留守大军全都眼红不已。
军卒们出征,本就是风险与收获并存的事情。
他们虽然忧心风险。
但是相对于风险。
让他们见到旁人安然无恙的立功回来,心中更加难以接受。
真该死啊。
更何况大家都是千里迢迢,忍着大漠的风寒来到这里,谁又真的想一无所获的白跑一趟。
于是导致了所有人在追寻起阿鲁台的踪迹时,更加的卖力起来。
尤其是朱能,憋着一股气,想要打一场大战。
之后的几日,朱棣率领大军沿着饮马河,阔滦河继续向着东北方搜寻,随着大军步步深入,大军也开始更加小心翼翼了起来,不仅尽可能的隐蔽着踪迹,每天晚间的防护力量也多出了几成。
同样因为逐步的深入。
气候也开始更加恶劣了起来。
白日有阳光尚且还能忍受,可一到了晚上,那来自经久不化的雪山上,吹拂而来的狂风,呼啸中带着一股寒意想要摧毁所有人的意志。
这哪里还是六月天。
江南地界即便是冬日,也没有直往脑壳子里钻的风,是真真正正吹的脑袋都受不了。
这也怪不得草原上人烟稀少,这种鬼天气,若是没有个盆地或者山脚避风,长期生活在这种狂风下,即便是铁打的汉子也得死翘翘。
就说甄武他们现在,短短几日间,随军的一些文吏便病倒了好几个,剩下的也全都是面色苍白,露着一脸强撑的苦相。
甄武担心他麾下的兵卒,这几日每天夜里都会在营地中转上两圈,时不时和宿卫营地的军卒们闲聊上一会儿,或给予一定的鼓励,或笑骂的缓解一些他们的心弦。
可甄武也知道,这样下去终究不是办法。
不过天佑大明。
六月初九这一天,甄武他们终于在飞云壑发现了阿鲁台所部的大部队,这一日天上飘着微微细雨,甄武得到朱棣召集的消息后,一点没理会这丝微雨,兴奋的冲出大帐,反身上马便向着朱棣处急速而去。
等见到朱棣后,朱棣带着众将来到了一个高高的山岗上。
众人远望阿鲁台绵延的营帐。
朱能突然感叹道:“这阿鲁台还真有点本事,瞧他扎营的位置,若遇袭击,前方三面可以突围,背后靠山避风不说,你们看那边还有一处山谷,想必关键时候也能通行。”
甄武自然也看出了这些,紧紧皱着眉头思索。
朱棣不爽的冷哼一声道:“不止如此,你们看这个阵营扎的,但凡有一点变故,阿鲁台便能立马反应过来进行反击,而且你们难道能看见他们的妇孺和辎重?要知道阿鲁台所部的人数不少,多年积累下来,辎重牛羊能少了?”
甄武仔细望去,这一望还真没找到阿鲁台的辎重和妇孺,一时间脸色都有些震惊:“阿鲁台好大的胆子,竟然敢和辎重分开而行,他也不怕我们先发现他的辎重,断了他们的口粮。”
“不能这样想。”
朱棣摇了摇头解释道:“我猜阿鲁台的兵马都备着不下一月的口粮,短时间应该不怕断粮,而若是我们发现他的辎重后,把这些辎重抢了过来,怕是反而会被这批辎重所累,试想一旦我们动手抢下辎重,阿鲁台岂会不被惊动,而那个时候阿鲁台兵马未损又周旋在外,我们是不是该担心他的不停骚扰了,如此一来,我们追击之势被阻,反倒让阿鲁台变得进退随心,甚至阿鲁台若是心够狠,大不了弃了那些辎重扬长而去,他人马在手,东西总是还会有的,尤其是再往东北方向走,那一带又不是没有小部落供他抢掠攻伐的。”
甄武顿时明白了过来。
这就是一道二选一的题。
选择辎重牛羊,那么就得放弃攻打阿鲁台主力的先机,而如果选择攻打阿鲁台的主力,那么阿鲁台就不会被辎重牛羊所累。
这仿佛是阿鲁台给甄武他们传达的一个信息。
想吃掉他?
那就凭真本事来。
朱能这时冷笑一声:“哼,艺高人胆大吗?真以为大家明刀明枪的来,他就能挡得住?如今我军气势如虹,盼战许久,硬吃也能吃掉他。”
这话倒不错。
但是怎么吃才能不剩菜?
几人一时间观察着地形,都开始认真的思索了起来。
半晌后。
甄武突然指着阿鲁台主力背后的那处山谷道:“咱们可有这座山谷的地形?”
朱棣摇了摇头,随后皱眉问道:“你想把他们逼到山谷里?”
甄武点了点头。
一直没有说话的丘松开口道:“逼到山谷倒并不难,但是像咱们之前所说,阿鲁台不是个庸人,他既然敢扎营在这里,后方山谷应该定能让他关键时刻通行才对,这样一来咱们逼他入山谷就没有意义了,而且咱们也没可能派大量人马绕过去堵住山谷的,不仅太耗时间,更重要的是很容易就会被发现的。”
朱能赞同的点了点头。
反倒是张武和薛禄疑惑的看向甄武,想听甄武解释,因为他们明白,丘松能想到的,大家谁都能想到,而甄武既然能想到,还这般说定有甄武的缘由。
朱棣同样了解甄武。
他不耐烦的对甄武道:“你给老子说具体点。”
甄武也不卖关子,指了指耳朵道:“你们听,风声。”
风声?
这里的风总是呼啸不停,可阿鲁台扎营的位置背靠大山,倒让一直狂暴的大风,温顺且弱小了很多,但是此地的风声却比甄武他们之前所路过的地方声音更加尖锐。
尖锐?
朱棣一下子就抓住了重点。
他眼睛一亮。
因为山谷。
山后的风会齐齐涌入山谷,导致风声更为呼啸响亮,最重要的是山谷中传出来的风声尖锐,足以说明这处山谷的尾端并不宽阔,不宽阔就代表着阿鲁台大军无法快速通行,这就有办法进行围歼了。
朱棣看了一眼神色平静的甄武,心中莫名开始翻涌。
这狗东西的脑子是快。
他奶奶的。
他第一时间都没想到这一点。
下一刻,朱棣看向甄武的眼光开始有点不善了。
他娘的,这狗东西在郑和回来后,竟然天天只惦记着逗那只破鸟玩,鸟有什么好玩的,不就是会说两句吉祥话吗,至于拎着到处显摆?
还想要在此战过后卸掉职位,颐养天年。
到他颐养天年的时候吗?!
这种货,要是不用到死,算他朱棣白当甄武一辈子的老丈人。
不过这是后话,朱棣哼哼了两声,看向阿鲁台的阵营冷笑一声道:“好个阿鲁台,还没交手呢,就先给老子摆了这么一手障眼法,还真差点被他唬住。”
其他人听闻这话,更加懵了。
障眼法?
这又关障眼法什么屁事。
这俩人聊啥呢?
怎么感觉大伙不在同一层呢。
甄武也没时间给他们解释,见朱棣明白后,便开口道:“是不是障眼法,还是派人偷偷的摸一摸地形最为妥当,毕竟事关重大,咱们也不能随意妄下决定。”
朱棣点了点头。
这时朱能终于想通了过来,他听到两人的对话后,连忙请缨道:“陛下,这种事必须大将亲自去看看才行,让我去吧。”
朱棣和甄武都看向了朱能,说实话此战关键就是山谷的地形情况,别说甄武了,朱棣都想偷偷过去亲眼瞧上一眼。
朱能急了:“陛下,你可是说过多给我机会的。”
得。
甄武没脾气了。
朱棣挥了挥手道:“那就你去吧,不过路上小心一些,尽量摸的清楚一些。”
“陛下放心,我晓得。”朱能激动的说道。
朱棣再次扫了一眼阿鲁台的阵营和周围的地形,回身道:“行了,该看的都看了,回去吧。”说完又对着朱能吩咐道:“你这就准备一下前去探查吧,久则生变。”
朱能点头。
朱棣随后率先向着下面走去。
张武薛禄和其他人全都疑惑的追到甄武身边,甄武明白他们想问什么,于是双手握成喇叭状放在嘴边吹了几口。
这一下让众人都明白了过来。
原来如此。
从风声上判断山谷尾端的宽窄。
这可真是长见识了。
可他们不得不承认。
若是山谷尾端真的窄小,那么此战就简单多了。
他们只需把阿鲁台逼入山谷就行,那样的话阿鲁台的兵马势必无法尽快通过,必然要和他们正面交锋的。
只要正面交锋,他们就不怕打不赢。
纵然阿鲁台败后可能会有一些残余逃窜而出,可只要大部队逃不掉,这也就足够了。
至于逃窜出去的兵马,大军撒出去再扫荡扫荡便是了。
可丘松依旧不解的问道:“若是山谷尾端窄小,无法让他遇敌逃窜,阿鲁台为啥还把营地扎在这里,就为了让我们看?”
甄武没说话。
张武笑着道:“咱们走到现在,你瞧见还有比这里更好的扎营所在吗?说到底非他阿鲁台不愿挑个更好的,实在是大地娘娘不给他机会啊。”
众人闻声都齐齐的笑了出来。
……
当天晚上。
朱能便探查回来了,他来到众将所在的大帐处后,来不及给朱棣行礼,就亢奋的说道:“陛下,大好消息,我亲眼瞧过了,山谷尾端确实窄小,最窄处最多只共两三骑并排奔行,想他阿鲁台十多万大军,就是猴年马月也不能全部通行而过。”
朱棣勐的站起来,振奋道:“好。”
说完,带着众将就集结在了地图前,朱棣指着地图道:“阿鲁台阵营前方开阔,想要逼他入山谷,必须三面合围,此战以步兵层层推进为主,尽量拉开战线,不要给阿鲁台口子,甄武你率中军从正面推进,朱能你率左掖从左面推进,张武你率右掖从右面推进,左右哨军你们精骑最多,若阿鲁台想率他的轻骑强行破阵突围,你们则快速入阵包抄,配合步兵给我把他打回去,若是阿鲁台真的向山谷退缩,你们精骑必须跟我最快时间咬上去,把他们缠在山谷中,逼他们与我们死战。”
甄武等人齐声应是。
朱棣随后环顾所有人沉声道:“此战朕决心必灭阿鲁台,谁若是给我放走了他,可莫要怪我不讲情况,定斩不赦。”
甄武等人心中一凛,顿时心中又重视了几分,连声保证。
然后,朱棣便让人散了,各自前去准备。
等到第二天后,明军摆开阵型浩浩荡荡的开始向着阿鲁台所在之处进发,等到阿鲁台得到消息时,明军三面推进的阵型已然成型。
阿鲁台大惊失色,忍不住就破口大骂。
“狗日的朱棣,怎么和个疯狗一样,老子都退到这里了,怎么还不肯罢休!”
其他人此刻也很是慌乱。
一人连忙道:“太师先别动怒,现下还是想想,我们该如何应对才是正事。”
“应对?难不成真往山谷跑吗?”阿鲁台愤愤的说道,他就不明白,怎么就没骗过朱棣呢,而且朱棣这阵型摆出来,明显是晓得山谷逃不了,想把他往山谷逼。
真他娘的见鬼了。
其他人都犯愁的不知如何是好。
阿鲁台努力的把激荡的心情平静下来,他开口道:“速去整军准备迎战突围,另外叫布鲁尔过来,让他去明军求和。”
“求和?”
有人苦着脸道:“明军摆出这样的架势,怎么会同意求和。”
阿鲁台气的捞起一个酒壶就砸了下去:“艹你娘的,求和不成就乞和行不行?乞和再不行,称臣归附行不行?!”
这种情况下,别说称臣了,阿鲁台给当朱棣儿子都没心理压力。
他从一个小部落发展到现在的地步,脸面什么的早就丢尽了。
小说推荐
- 从洪武开始,大明十六帝齐聚明末
- 朱元璋死后,来到了阴阳角的结界之门。这里是阴阳两道之间,妖魔鬼怪异兽横行。这里一天等于外面一年。而且后面还会按照时间线传送大明其他皇帝!第四天朱允炆来了“皇爷爷,四叔他造反了”二十二天之后朱棣来了“爹,你听我解释”二十小时后朱高炽来了“爹,皇爷爷,我真不是胖死的”十天过后朱瞻基到来“爷爷,祖爷爷,大
- 玄奇知非散尽连载
- 最新章:第九章 朱棣自逼京城
- 大明:从洪武元年开始
- 至正末年,灾害频发,贪官污吏横行,百姓苦不堪言。被逼无奈的老朱走上了造反的道路,从农民摇身一变成为了最大的地主。常遇春,绿林出生,弃刘从朱,跟随老朱从江南打到北方,是老朱手下一大猛将,有“常十万”之称,封鄂国公。穿越成常遇春第三子常森,既兴奋又难受。好消息是:我爹是常遇春,朱标是我姐夫,蓝玉是我舅舅
- 玄奇翻斗花园突破手连载
- 最新章:第十章:酒楼开业
- 拯救大明:从大明最后十七年开始
- 大明崇祯元年,摇摇欲坠的大明朝,在新皇登基之际,似乎迎来新气象。正当天下欢呼雀跃之时,远在辽东边塞的团山堡,身为世袭百户的朱善凡,已经开始盘算着要该怎么立足于这乱世当中的事情了。他原叫朱信,在未来的2069年参加一项穿越实验,结果实验失败,他穿越明朝重生为世袭百户朱善凡;他一睁眼,大明就剩下最后十七
- 玄奇牧者有神连载
- 最新章:14、**土匪
- 大明:从嘉靖末年开始
- 千古悠悠,多少生民艰辛;兴亡更迭,多少生民疾苦。明嘉靖末年,亦是明王朝日落时刻,在这跌宕不安的时候,先活下去吧
- 玄奇迎风随飘舞连载
- 最新章:第59章早做长远的准备
- 奋斗在洪武末年
- 驱逐北元,扫清天下,明太祖固有一死 书生当国,藩王虎视,削藩靖难,血火刀锋中,杀出凛凛新明朝 一个失业的锦衣卫,一个卑微的小人物,左持剑,右握锄,一剑平天下,一锄养万民 这是个小特工,奋斗成为盛世大豪的曲折故事 大明盛世有千钧,锦衣卫担八百 翻开《永乐大典,尽是我的传说 读者群:284 427 64
- 玄奇青史尽成灰连载
- 最新章:新书发布,求收藏推荐,一切支持
- 大明:开局大雪龙骑缔造武明天庭
- 【飞卢小说网独家签约小说:大明:开局大雪龙骑缔造武明天庭】综武世界庙堂阔,江湖远独孤求败横压江湖数十载,横行一国无抗手传鹰于千军万马中斩杀思汉飞破碎虚空而去朱无视看似忠肝义胆,义薄云天却又野心勃勃张三丰正气凛然,外圣内霸遥看风云变幻…穿越成为大明皇帝,系统告诉我五年后将有主神空间入侵为了这方世界不被
- 玄奇三分剑气连载
- 最新章:今天上架
- 大明:我祖父,洪武大帝朱元璋
- 【飞卢小说网独家签约小说:大明:我祖父,洪武大帝朱元璋】泱泱华夏,有明一朝。不纳供,不和亲,不称臣,不割地。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现代青年朱允通穿越了,成了这个伟大明王朝的开创者,洪武大帝朱元璋嫡次孙,大明皇太子朱标嫡次子,开平王常遇春外孙,大将军蓝玉外甥孙,朱允熥“恭喜宿主开启帝王模式“恭喜宿主
- 玄奇害虫的微笑连载
- 最新章:第六十七章 雷霆震怒,格杀勿论
- 明末:复国从始皇帝嬴政开始
- 公元1645年六月初六,夜,默默地在时间长河中注视着华夏大地的始皇帝嬴政的魂灵,降世杭州,在潞王朱常淓的梦中霸气道“沉睡吧,朕亲自来挽救这华夏的江山社稷”与此同时,陕西承宣布政使司西安府临潼县,祖龙帝陵兵马俑中,一个将军俑渐渐出现了细微的裂纹
- 玄奇秋风渭水连载
- 最新章:上架感言
- 大明:朱瞻基,开局上交明末副本
- 【飞卢小说网独家签约小说:大明:朱瞻基,开局上交明末副本】穿越大明成了皇太孙朱瞻基,开局激活双穿副本系统,通关副本就可以获得丰厚的奖励《叮,发布明末副本,藩镇割据,东林肆虐,闯贼围城!主线任务,剿灭流贼,外征女真,重建大明》朱瞻基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将副本上交给朱棣,与大明国运绑定,与国同休”朱棣
- 玄奇烟官连载
- 最新章:第七十章 都推出去杀了
《大明:从洪武末年开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玄奇,千千小说网转载收集大明:从洪武末年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