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章 变化

小说:我有一个宝葫芦!在线阅读  作者:黑屋屋
天仙湖双鲤的出现,除了吸引来一大批游客云集南福村,为村民们提供了开展各种副业挣钱的路子外,也成为了南福村近期最热门的话题。
尤其是张传军等村干部让张浩帮忙把两条鲤鱼王在天仙湖跃出水面的壮观场景从视频中截图下来,再精修一番制作成巨幅宣传海报,张贴在村口和湖边等各处显眼的位置后,村民们看着海报上那两条神异非常的巨型鲤鱼,纷纷展开了热烈讨论。
甚至在南福村内部,一夜之间多了许多关于这两条鲤鱼的传言,各种各样的说法层出不穷,让人难辨真假。
有人说自己以前进山砍柴的时候就在天仙湖看见过这两条大鱼在湖面游来游去,只不过当时说了却没人相信。
也有人信誓旦旦的说自己曾经不慎掉入天仙湖快被淹死时,就是被这两条仙鲤托上岸才得救的。
还有些上了年纪的老人说这两条仙鲤在先祖迁徙到凤鸣山之前,就已经生活在湖里了,只是很少露面而已。
总之各种言论五花八门,越传越玄乎,不过,有一个观点倒是得到绝大多数村民的认同,那就是这两条鲤鱼必定是仙鲤无疑。
是传说中仙人在仙居山上的双鲤泉喂养过的仙鲤,仙人离开后才跑到山下的天仙湖里,是妥妥的仙人之物,不可亵渎,而且它们的出现也会给南福村带来福气,应该好好供奉守护起来。
为此不少老人还真的到仙居山上的道观焚香祭拜,似乎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他们对仙鲤的虔诚。
这也让原本门庭冷清许久的仙源道观,一时间又变得香客如云,香火袅袅了。
与观念传统的老人不同,村里的年轻人倒是对神神鬼鬼的没多大敬畏之心,甚至有一些小年轻流着口水,说要把这两条大鱼抓上来尝尝味道,或者直接卖掉换成钱多好。
只是不等他们把话说完,就被家里的老人拿着鞋底打得嗷嗷叫,最终只好断了这个歪心思。
当然,主要还是因为这两条仙鲤实在不好抓,毕竟天仙湖可是有上千亩的水面,最深处有40多米深,底部还与暗河连通,没有专业的捕捞探查工具是不可能把它们抓住的。
况且看体型就知道它们活过了不少年月,肯定是相当精明的,之前两条鱼竟然配合着从李卓伟手中跑掉就是最好的明证。
其实那两条鲤鱼王自上次现身后,就再也没人发现过它们的踪迹了,包括那些一直在天仙湖守钓的钓鱼佬也不例外。
要不是有众多观看过直播的网友以及清晰的视频作证,估计南福村都得背上虚假宣传的名头了。
不过两条仙鲤如果一直踪迹不显的话,游客的好奇心肯定会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散的,到时南福村的热度也避免不了会降温。
好在南福村并非只能靠仙鲤来吸引游客,村里本身也有不少好玩好看的地方。
例如规模庞大的老围屋,蜿蜒清澈的葫芦溪,碧波荡漾的天仙湖,原始苍莽的凤鸣山等等,村内的古道、古屋、古树,古桥等更是形成了一派宁静安详的田园风光。
可以说南福村本身就有发展旅游的先天优势,仙鲤的出现更像是一个引子,让外界的目光能够注意到这个藏在大山里的小村庄。
加上仙鲤的消息才刚刚开始发酵,热度还没达到顶峰,所以这几天来村里游玩垂钓的人依旧络绎不绝。
而南福村的村民在忙着为仙鲤冠上种种玄乎其玄的传说,使其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的同时,也在村委的引导带动下,纷纷积极主动的开展起各项副业。
家里有闲置房间的,就花点力气拾掇干净,给那些外地来的钓鱼佬提供食宿的地方,算是简易版的民宿。
价钱也不贵,一天的房租只要100块到200块不等,毕竟各家能提供的主宿条件不一样,价钱自然会有所差异,只要不胡乱宰客或互相压价,村委一般是不会插手的。
三餐还可以跟主人家一起吃个家常便饭,钓到渔获也可以拿回家里帮忙加工成菜肴,这个价钱对于有闲有钱的钓鱼佬来说简直不要太良心。
就算在南福村钓个十天半个月的也才花个千把来块钱,而且附近可垂钓的地方又多,溪河湖库应有尽有,资源、环境都很好,比去那些钓几个小时就收费几百块钱的钓场钓鱼实在强太多了。
于是很多来过的钓鱼佬纷纷开始呼朋唤友,自发帮着村里宣传起来,让南福村的名气在钓鱼圈越传越开。
群中的智慧是无穷的,随着来村里旅游的人日渐增多,家里种有荔枝或李子的也搞起了采摘园模式,让游客能够体验到亲自上树摘水果的乐趣,吃到最新鲜的水果,走的时候还称十几斤带回去。
采摘价格比批发价贵一点,但又比水果店的零售价便宜一点,没有中间商赚差价,游客得到了实惠体验到了乐趣,村民也能多挣一点钱,双方都高兴。
有些头脑灵活,自觉厨艺不错的村民,就看好机会,在村头开了几家农家菜馆,专门招待游客。
食材大多都是自家出产的,成本低廉又绿色安全,那些鱼虾更是不值什么钱,村里几乎每家都有一口池塘,现捞现杀现卖,新鲜的很。
如此地地道道的的农家菜,既美味可口又便宜实惠,自然是相当受欢迎了。
甭管是外地来的钓鱼佬还是城里来的观光客,大多数都是有闲有钱的主,吃完后觉得满意,甚至还要大包小包的带回去。
村民菜地里种的蔬菜,门前溜达的土鸡土鸭,月饼盒里装的鸡蛋鸭蛋,土坛子里腌制的咸菜、芋荷梗,禾坪上晾晒的菜干、笋干、野菇,山上挖回来的药根山货,田间地头里长的野菜草药等等。
总之,一副土匪进村的样子,对什么都新鲜,看什么都想买。
其实这些城里人未必是从没来过乡下的,但出来玩嘛,不买点什么,不带点什么回去,总感觉没来过似的,差点意思。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全国各地都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原因,因为旅游业涉及面广,能够引导国民消费的欲望,从而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张浩作为前旅游从业人员,对这方面的感受尤为深刻,他就看见过许多原本偏僻落后的小村庄摇身一变为热门旅游景点,每年接待的游客不计其数,让当地村民直接脱贫致富了。
当然,也有很多只是风光一时,最后却黯淡收场的失败案例。
而南福村最终是成是败,现在谁都不敢断言,村里人也没想的那么长远,抓紧享受当下这波人气红利才是最重要的。
就连张浩家也不例外。
这不,张秀兰就学着村里的乡亲们那样,在路口支起了摊子,摆上家里的荔枝、蔬菜或其他山货土特产,每天和阿奶两人搬个小板凳轮流守在摊位前,卖得不亦乐乎。
张浩看了也没说什么,老妈和阿奶都是闲不住的人,乐意卖就卖吧。
不过那摊位属实有些简陋,两张长条凳,一块旧门板,弄得杀猪的摊位一样。
张浩看不过眼,好吧,主要是闲着没事干,就砍了些竹子回来,和张传平忙活了两天,在来家里的路口处搭了个售卖亭。
嗯,就跟城里的报刊亭一个样式,只不过张浩是采用全竹子搭建的,要自然美观很多。
张浩看着自己和老爸两人的杰作,一脸得意的说道:“妈,阿奶,怎么样,在里面卖东西是不是舒服多了?”
张秀兰一边往上面摆放货物,一边笑骂道:“尽会瞎折腾,不就卖点东西嘛,搞得那么大阵仗。”
“嘿嘿,妈,我这可不是瞎折腾。”张浩辩解道:“咱家在村尾,位置有点偏,不弄点特色出来,怎么吸引游客。”
一个拿着钓具的老人走过来赞同道:“确实挺有特色的,和周围的环境也很搭,看着很顺眼。”
老人姓贺名思达,省城也就是花城的一个高中退休老教师,平时喜欢四处走走,钓钓鱼,说是吸了一辈子粉笔尘,临老了想多呼吸一些新鲜空气,张浩以前带团的时候就接待过他几次,这一来二去的便熟悉了。
这次贺思达也是来南福村游玩垂钓的,所以就入住在张浩家里。
至于杨明锋,只在这呆了三天,还没钓过瘾呢,就被家里人的夺命连环call给叫回去相亲了。
小说推荐
《我有一个宝葫芦!》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玄奇,千千小说网转载收集我有一个宝葫芦!最新章节。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