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
听到这个名字,朱英心下一动。
其实没有人比起朱英,更加喜欢长安这个名字,只是现在暂时的忘记了改名的事情。
如若是迁都之后,必然也是要改回去的。
长安和西安,虽说是同一个地方,但这名字所带来的荣耀,历史感,是完全不同的。
“长安这个名字好,从来立都长安的王朝,向来都是较为强盛,我大明往后,必然也当是如此。”
“爷爷是想在最近两年,就完成迁都事宜吧。”
朱英笑着问道。
老爷子专门过来说改名的事情,自然是想着早些迁都了。
朱元章也不含湖,道:“没错,如今草原那边大孙开始行动,南京这边距离太远了,不利于控制整个北方。”
“咱们把京都迁徙过去,对于复苏北方的经济也是有比较好的影响,而对于整个大明的格局,亦是更加的容易入手。”
“那关中本就是龙心之地,早些迁都更为落心。”
迁都可不是嘴上一说就可以的。
这里头涉及到大量的利益变化。
皇宫这边倒是还好,一旦确定下来,首先就是对长安城的皇宫进行一番修缮,改造。
而对于整个长安城内,所有的格局变化,更是一个重要的体现。
要知道现在的长安城,哪怕是说没有南京城来得繁华,但家家户户那都是住了人的。
南京这边的文武百官,自然是要跟着过去。
这文武百官的后边,可是跟着一大帮子家属呢。
不仅仅是文臣武将,还有大量的京师卫所,也要是跟着迁移。
他们的住所之类的,那也是极为巨大。
包括各个衙门,还有着大量的南京百姓,不说百万,几十万人的迁徙肯定是有的。
迁都两字看似简单,但其实是一件非常浩大之工程。
一旦有任何的差池,可能就会导致整个大明的震荡。
随着经济中心,政治中心发生变化,其中以京都为联系的大大小小利益集团,也是会发生变化。
“爷爷,现在关于迁都长安的事情,还没有其他人知晓吧。”
“孙儿想让商会先行过去,先以商会的名义,买下足够多的田产,房屋,如此对于民生的冲击会变得小很多。”
“爷爷看是如何。”
朱英开口说道。
强征强迁这对于长安的百姓来说,也会极其容易发生民变。
况且长安本地也是有很多年久的望族,虽说是盛唐之后的五代十国,已然是破灭的差不多了,但一些地方家族依旧是传承下来。
当初的盛唐,可谓是在此前最为繁荣之朝代了。
万国来朝的局面,是历朝历代难以想象的。
只可惜,最后因为藩镇割据而导致灭亡。
然长安之名,不仅仅是在中原神州,哪怕是最为遥远的彼岸,也有着长安的传说。
包括朱英,朱元章,对于唐朝也是极为认同。
在洪武二十四年的时候,更是有官员贪污,最后因唐朝时期赐下的金书铁卷,也就是类似于免死金牌,而得到了朱元章的认可。
不仅是保留了其贪污官员的性命,更是把没收的财产尽数归还,甚至是官职都没有去动。
当然,经历了这么一个事情后,那官员已然是不可能再有贪污的想法了,作为唯一一个在朱元章手里,贪污被发现后还能活下来的人,已然是用掉了所有的气运。
理所当然,那金书铁卷,自然也是到了皇宫里来。
毕竟这玩意抵一次命就够了,哪里还能让你抵两次。
若是再犯,哪怕不是贪污是其他的罪过,那可就是大不敬之罪了,少说也是要夷三族的下场。
长安啊,长安。
那真是让人向往的地方。
朱元章听着大孙的提议,微微点头道:“这倒是一个好办法,如此之多的人员安排,还真就不是一个简单的事宜。”
“尤其是对长安那边的百姓,勋贵等人,切记要妥善的安置,不能激化民心。”
“先前大孙在修建正阳大道的时候,那补偿就非常不错,既不让百姓失利,也让修建得以正常进行。”
“咱看长安那边,也当可如此去做。”
朱英点点头。
这点钱财看似很庞大,实则后续是可以很快回本的。
现在的商会跟以往商会不同,几乎是跟内帑差不多的概念。
即便是流动的宝钞不够,也可以暂时找宝钞提举司,进行一番借贷。
这可不是有借无还,而是要在规定的年限之内,加上利息本金一起归还给宝钞提举司。
当然,这种归还,并非是还宝钞了,而是归还真金白银,填充准备金。
如此一来,也就不会出现通货膨胀的问题。
现在就整个大明来说,因为朱英的参与,虽然国库里的准备金还没赶上发行的宝钞,但是已然在不断的提升信用了。
随着海贸的发展,大明的信用体系肯定会在周边的国家形成一定的影响,这给大明宝钞走向世界,给了足够大的铺垫。
朱英还真有些期待,自己是否能够有开创世界银行的可能。
到了那时候,大明就是世界级经济体系的主导体,这里头会存在的利益,想想就知道有多么的庞大。
单单就这一条,全世界都要给大明的亏损买单。
即便是后代荒唐,那也足够护荒唐太多年岁了。
想到这里,朱英把关于向宝钞提举司借贷的事情,跟老爷子商量一下。
朱元章哈哈一笑道:“这等时期,大孙你自可放手去做便是了。”
“当初咱每年都要印上好几千万的宝钞往外,这宝钞差一点就变成了废纸,现在还不是靠大孙给拉了回来。”
“算是把咱这般多年的亏空,好生的填补了进去。”
“此事往后大孙可自行决断,不必特意跟咱来说明一番。”
朱元章其实是一个并不大方的人。
从小穷怕了他的,对于钱财是极为重视。
但隔代亲摆在这里,爷爷最是疼孙儿,哪怕是自己舍不得用,那只要是给孙儿的,多少那都没啥关系。
虽说现在的朱元章已然是了解准备金的概念,但实际上于朱元章的眼里,这宝钞提举司就是自家的,想怎么印,那还不是怎么印。
只要不是搞得太大了,又能有什么关系。
朱英闻言,眼神闪了闪。
他 他当然明白老爷子话里头的意思。
但是这样的行为,会让宝钞完全的掌控在皇帝个人的手里,他自然是懂得这些,关系不大。
小说推荐
-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跪求我别死
- 【飞卢小说网独家签约小说:大明:皇长孙,朱元璋跪求我别死】重生到了朱元璋的长孙朱雄英身上。刚重生就剩下五天寿命,还好绑定了拯救大明系统。只要研制出改变大明的黑科技就能获得寿命。抗生素,现代火药,现代步枪,大炮。土豆水泥蒸汽机,这些纷纷在大明出现“皇爷爷我有一个心愿,把这个做出来我死而无憾”朱雄英虚弱
- 玄奇当红就红连载
- 最新章:第66章咱孙儿醒了,求鲜花评价票
- 大明:怒怼皇长孙,朱元璋找上门
- 【飞卢小说网独家签约小说:大明:怒怼皇长孙,朱元璋找上门】朱瑜穿越大明,成为马皇后所生皇子,自小流落民间数十年。开局遇到一不知民间疾苦的朱允炆,一脸嫌弃装腔作势的救济灾民?终被自己教育一波,并对其一阵怒怼,当场昏死。翌日,一老头找上门,笑眯眯的声称自己了欺负了他的孙子?朱瑜哪里能忍?开启嘴炮就是一阵
- 玄奇大秦福娃连载
- 最新章:上架感言。
- 大明:开局大骂朱元璋,我皇孙?
- 【飞卢小说网独家签约小说:大明:开局大骂朱元璋,我皇孙”朱元璋那家伙,简直不可理喻“国策制定和执行属实有问题“官员待遇如此之低,还非要激进的反贪肃贪“空印案与郭桓案,竟连坐被杀七、八万人“胡惟庸案,诛杀三万余人“这不纯纯嗜杀暴虐的屠夫吗!穿越者朱宇本以为四下无人。闲来无事,意气风发,指点江山。可万万
- 玄奇缘之梦连载
- 最新章:上架感言
- 大明:圣孙王也,朱元璋求我出山
- [王也穿越成为朱元璋的孙子朱允熥。娘没了,爹不爱,原本就懒散的他,索性上了武当山学艺。洪武二十五年,朱标病重,太医束手无策。从武当山回来的朱允熥,一颗丹药救活了爹。从此,朱家多了一个神仙圣孙。朱家人解决不了的事情,都找他。朱标:儿子,再给爹一次机会。朱棣:允熥,四叔求你了,救救你四婶吧。朱柏:允熥,
- 玄奇太稀薄的猪悟能连载
- 最新章:69、朱允熥:达鲁花赤线索指向了秦
- 大明:朱元璋连夜抓我称帝!
- 朱元璋在京师连下十二道谕旨,命令朱小三必须立即班师回朝。朱小三:我都打到欧洲了,现在说要我回去?当我是岳飞呢,喂.风太大,我听不到!锦衣卫:启禀陛下,朱小三说再催他就反了。朱元璋:反了?好好好,咱可一直等着呢,来人呐,快快给咱绑起来,开城门,迎接咱大孙回京
- 玄奇锦衣总旗连载
- 最新章:第10章:悲愤的罗金铠
- 大明:我皇孙身份被朱元璋曝光了
- 【飞卢小说网独家签约小说:大明:我皇孙身份被朱元璋曝光了】洪武十五年,年仅八岁的嫡皇太孙朱雄英薨,下葬日,皇太孙尸体诡异消失。洪武帝大怒,斩失责太监八百九十六人,锦衣卫御林军一千三百人…洪武二十四年,秦淮河畔的小院内,朱怀穿越大明九年有余。此时正在和一个老头细说当年往事“老爷子,我只能告诉你我八岁之
- 玄奇倚楼听雪1连载
- 最新章:上架感言
- 大明:我稳健皇孙,被朱元璋曝光
- 【飞卢小说网独家签约小说:大明:我稳健皇孙,被朱元璋曝光】穿越大明,重生成朱元璋的孙子朱允熥,深知在老朱手下做事,就一个字,稳!洪武二十五年,朱允炆献上劝农书,朱允熥默默从自己袖袋中拿出了《农政全书“你为了春耕竟然编了本书“不,我觉得这本书还不够稳,农民哪有时间看书!所以又缩成了八个字“简称司农八法
- 玄奇君临天下和女帝连载
- 最新章:上架感言!
- 我!大明皇孙,家祖朱元璋!
- 穿越大明,成为皇孙朱允熥。此时朱标重病昏迷,朱元璋要为朱允炆继位做准备,发动蓝玉案?这怎么行,我才是大明正统嫡子啊“放着别动“允炆啊,这皇位你把持不住,让我来”朱允熥大义凛然的说着…多年后。朱允熥看着大明打下的南美洲方向,拉着旁边的朱允炆亲切道“允炆啊,别说咱不关照你,这南美洲就派你去吧”朱允炆“呜
- 玄奇十字猫言连载
- 最新章:第50章、朱允炆带着他的表演来了!
- 大明:朱元璋求我教他做皇帝
- 一朝醒来,方世玉穿越到大明王朝,为了不被方孝孺牵连,成为史无前例被诛灭十族的冤死鬼,只得想办法逃走,岂料被他忽悠的人竟然是朱元璋
- 历史小耳朵是只猫连载
- 最新章:第二百七十章 印章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玄奇,千千小说网转载收集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