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单 志在必行

小说:大明提刑官在线阅读  作者:缘雨如梦
现代的人大多数都会以为做官事情很轻松,甚至威风八面的事情,杨津正这才几天的功夫?便已经充分感受到了古代衙门的不易!!
一天到晚都要和这些乱七八糟的衙役打交道,这些个衙役,一个比一个刁滑!!还有这些个乡绅,也是非常的棘手和难以应对!
基本上很多地方的县官,大多数都是外地人,而且都是流官,有权而无基础!!
自古以来皇帝只有一个,但是天下的城市那么多,皇帝一个个走都走不过来,更不要还有那么多的乡、镇、村一类的地方了。
正所谓天高皇帝远,皇权虽然是至高无上的。但是在乡里,权利和管理的权利,还是掌握在一些族长以及乡绅手中,他们在乡村之中更具有威严以及威望,乡村人民的利益对这些人息息相关。一个乡村也确实没有那么多的事物,需要皇帝来操心,所以皇权下乡意义不大。
朝廷固然可以减税利民,颁布一些利民的福利政策,但是日常时机掌管事物的权利,还是都在这些乡绅族长的手里,皇帝对他们来说,既高贵,又遥远。
由于古代交通不发达,皇帝从京城里颁发一步政策,基本要经过几个月才能到达各个省市,乡间的百姓基本平常不会常去城里走动,所以很多乡下信息比较封闭,人员也比较封闭。
而且管理乡镇等地的意义并不大,并没有什么好处。外面的改朝换代对于封闭的乡下来说,都不一定会有什么影响。所以皇帝一般不想去管乡下怎么样,毕竟皇帝要掌控整个国家大事,是没有那么多精力把乡下这种细节都加进去的。
那乡下人民就接触不到政府皇权吗?当然也不是,皇权虽然不下乡,但是从很大程度上来说,乡里的那些里长和乡绅,就是皇权的代言人。
有些县城的中心到边界可能就有一百多公里,而一个县城就设置一个县令。审案伸冤,财政等事都有他来管,如果所有小事都要他来管,你觉得他能管得过来吗。
这些县衙的捕快以及其他的在职人员加起来没有一百也就几十,这些人员的工资费用,肯定是要由国家来拨款的,这样算下来,县城那么多,也是一笔十分吓人的开销。
但是如果这些乡下都由这些乡绅来管理的话,乡绅们自然很愿意享受这份权利了。乡绅不需要付钱,而且还对县衙可以实行很多帮助,可以帮助县衙分担很多的压力。而且一些不太严重的小事跑一趟县衙也犯不上,还不如就近直接解决。
皇权不下乡很多时候也不是皇权不想下,很多时候也都是为了大局考虑就必定会忽略一些细节。而且,古代皇权下乡的成本,实在是太过高昂。皇权实在是难以渗透到土地的每一个角落,所以只能在大局和细节之中选择了前者!
古代的帝王不是不想一杆子到底管到乡一级,而是他们没有能力管到这一级别。
王权不下乡,不是不想下乡,而是力竭也。
管理是需要成本,同时需要人力和物力的。
在秦朝之前管理的模式就是天子管诸侯,此时周天子已经没有什么用了,诸侯才是真正有实权的,诸侯管的不是全国,而是除了大夫封地之外庶民。所以庶民被分割成属于国君,属于大夫这个样子。当然大夫还是属于国君管理的。
你仔细算一算,不管是国君还是大夫实际管理的范围并不是很大,范围小他们才能实现有效管理。
秦统一天下,六合中原之后就面临一个大问题,怎么管理?
丞相的意见是郡县制与分封制混合,秦地影响力比较大的用郡县制,离秦地比较远的用分封制度,但是李斯认为这样不行,分封最终还是会造成周朝的悲剧。
秦始皇本来觉得混合制是比较好的,但是因为他考虑的是万世,他是始皇帝,所以一考虑万世,那显然还是郡县制比较好。
全国统一郡县制从长远来看,那是对的,问题是与当时的情况不符合。
岭南的一条信息传回到咸阳,或许是半年或者更久之后,虽然秦始皇以咸阳为中心修了驰道,但这个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信息反馈的速度太慢了。
秦亡实际也是亡于实行全面郡县制!当然这不是唯一原因,但是一个重要原因。
所以后世采用的就是分封制和郡县制混合的方式,换句话说有抓有放,而不是全部抓在自己手中,因为能力不够。
有些县的中心到边缘可能就一百多公里,一个县就一个县令,他不管什么都管,审案,财政等等一切都要管。你看一看古代一个县级部门备了多少人,你就知道他能不能管过来。
这样他们就需要请大量的临时工,可能一个县就二十个捕快,但临时工可能有几百人。这就是一个现状。
这些临时工的工资谁付?当然不是县衙完全负担,那怎么办?
因为管理肯定要管理啊!
所以就将一些权力放出去,让乡绅替代管理。乡绅自然很乐意接受这一份权力了。
小说推荐
《大明提刑官》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玄奇,千千小说网转载收集大明提刑官最新章节。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