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三年十一月初,闯军的大部队抵达了熊耳山一带,南阳与汝州的交界处,多有大山分布,而熊耳山便是横亘其间的大山。
在整个中原大地上,熊耳山并不算高大,区区不过八百多米的海拔,也是因为这个原因,闯营才选择翻越这里,若是再高些,只怕闯营也难以逾越了。
崇祯十三年正值小冰期盛时,才十一月,天空已经下起了鹅毛般的大雪,气温也已经骤降到迫近零度,对于衣裳单薄的闯军拉说确实不算是什么好消息,毕竟这种温度是真的会冻死人的。
但对于行军来说,确实十分利好的,骤降的温度将路上泥泞的道路都凝结了起来,闯军士卒再也不用担心辎重车辆陷入泥泞之中不得脱身,行军速度终于得到了提升,在这种背景条件下,哪怕寒冷些,似乎也不是不能接受。
当然士卒们这么想,闯营的高层却不得不引以为重视,天气已经急转直下,若是不快些到汝州攻城略地,只怕很快就会出现大量的减员,冬季往往才是最难熬的时候。
李炎这边也提前做了几手准备,早在秋季他就注意收集能够保暖的食物,比如生姜,再比如烈酒,李炎甚至严苛的下令禁止了整个备效军饮酒,所有的烈酒都被集中管理了起来,为的就是今日的局面。
这些自然还是不够的,没有棉衣,照样会冻死人的,何况李炎的备效军训练强度还不是一般的大,一千二百人的兵员,到熊耳山的时候,光是非战斗减员已经达到了近二百人,相当于折损了一个哨的兵力了。
高一功对此是很不满的,但备效军确实被训练的像模像样的了,士卒行军整肃,扎营一丝不苟,除此之外李炎还指挥他们砍伐树木,制作盾牌与长梯,显然是在提前为汝州攻略战做准备。
古典时代的战争,速度是非常重要的决定因素,大家都是两条腿行军,若是跑的快些,那便能抢先包抄或者抢占战略要地,所以行军的速度一直是李炎所最重视的点。
为了提升备效军的行军速度,他从两个方向进行入手,其一便是大幅提升了备效军的伙食标准,将军官的伙食跟士卒拉平,未尝没有这个想法,凡是每日饮食,都是由李炎亲自拍板分配,采取的是绝对的均分,若不是受罚不能吃饭,一般吃的都是一样的。
谈不上多好,不过两三周能吃上一口肉还是没有问题的,加上李炎有意做一些肉食的储存,腌制了一批肉食,存在备效军,为了解决吃的问题算是绞尽脑汁了。
其二则是严酷的训练,李炎为了训练备效军的行军速度,下令制作了许多捆着石头、兜着泥土的绑腿,行军时不间断的士卒们穿上行军,重量必然让士卒们起初难以承受,但只要时间长了,再取下来,那便如同健步如飞一般。
除掉这种负重之外,李炎还借来了些马匹,将士卒的手捆束在马尾之上,然后令人骑着战马小跑,而后面的士卒被拖拽不得不用命奔跑,以这种方式来训练士卒的奔跑能力。
当然这种不太人道的训练无疑造成的数量巨大的减员,很多士兵累死或者跑死,可为了练兵李炎是丝毫顾忌不得的,要想练出一支强军,在乱世安身立命,便不能有那么多的同情与怜悯。
......
闯军没有停顿,当日便入了熊耳山,李自成还特地招来了李炎跟高一功询问备效军训练的情况,他的眼睛一直关注着这支军队,但详细的细节,心得还是想听听李炎、高一功怎么说。
“你倒是好手段,将俺那侄孙都给骗过去了。”李自成带着几人登临熊耳山山顶,望着山下一览无余的河南大地,颇为豪情的说道。
高一功闻言,规规矩矩的拱手道:“掌盘子言重了。”
“哈哈哈,可不言重!”李自成哈哈一笑,挥了挥手,扭头看向李炎说道:“以你李观军的本事,便是将李锦本人骗去备效军俺也是信的。”
“不敢不敢”李炎诚惶诚恐的拱手回应道。
“看座”李自成对着身边的亲兵吩咐道,几个亲兵立即就端来了几个马扎,摆在了地上。
李自成不是拘泥礼节的人,撩起袍子就坐了下去,同时吩咐高一功跟李炎也坐下来,高一功跟李炎自然知道李自成的脾性,纷纷落座。
望着山下一览无余的壮阔,李自成才絮絮说道:“下山便要入汝州了,也不知道这汝州是何等情况,听说这河南巡抚李仙风也不是什么好对付的角色,俺这心里也是七上八下的。”
“闯王替天行道,身膺德望,以仁义伐不义,焉能有失败之理?吊民伐罪,拯黎民于水火,岂非昔日武王伐纣?”李炎不失时机的拍了拍马屁。
“你倒是会说话,长进了不少”李自成笑着指着李炎夸赞道:“顾君恩有的东西可以学,也不要太过于油滑了。”
“属下领命。”
“你在备效军的事情,俺都听说了,这练兵啊,还是要以仁义为上,你练备效军,这才不到两个月,减员就到了两百人,这般训练,俺怕你不到汝州备效军都练完了”李自成用手把玩着手中的马鞭,缓缓的劝说道。
高一功也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李炎练兵的严苛,在后营的将帅看起来,多少有些操之过急了。
李炎却摇了摇头,拱手开口说道:“闯王,治乱世当用重典,练兵也是如此,备效军本来就是乌合之众,若是不严苛要求,如何能成为可战之师?至于治军仁义,绝非是小恩小惠,而是官兵一视同仁,赏罚分明,如此才称得上是大仁大义。”
小说推荐
- 挽明从1644开始
- 这一年,是明末甲申,天崩地坼,天子下席。这一年,刘文炤穿越成为了明末外戚,崇祯皇帝皇亲表弟,但是刘文炤来不及享受皇家贵胄的奢靡光景,李自成的大军已经来到北京郊外。仓促之间,挟帝南渡。多年以后。山海关外,多尔衮依旧摄政,悲叹曰:刘文炤英雄也,可与大清划江而治否?平西伯吴三桂英雄气短,携圆圆以踌躇:刘国
- 玄奇猎户的飞猪连载
- 最新章:第十七章 南京城的牛鬼蛇神
- 1644我的帝国
- 明末,满清入关,神州板荡 现代人赵毅魂穿大明,一来就发现自己成了李自成麾下一炮灰,正在跟随大军打北京 PS:非历史专科,考究党勿入
- 历史鱼辰木连载
- 最新章:第六十八章 烈火焚城 香飘十里(三)
- 龙起1644
- 我是谁 这个问题,龙錾在这个穿越而来的明末世界里,曾多次问过自已 我,是一名李自成手下的流寇 我,又是一名娶了长平公主的当朝驸马 我,更是一名手握精兵悍将,功名荣华皆已到顶的国之倚柱 但最终的我,是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终结乱世,远拓八方,将汉家威仪与华夏光辉,在全世界发扬光大的千古一帝 这就是我的故
- 历史远方之心连载
- 最新章:第八十二章 浆汁调合
- 破虏1644
- 鞑虏南下,神州陆沉 坐拥战舰千艘,带甲之士十万,富可敌国的郑芝龙一枪不发直接投降,郑氏集团分崩离析 如果能穿越到郑成功身上,能阻止这一切,以郑氏之力,挽大厦于将倾,救大明百姓于水火之中,想必,能开创一个全新的时代,一个属于汉人的巅峰吧
- 历史0号机甲连载
- 最新章:第八十一章:内迁大肚社
- 大明挽歌1644
- 1644年,当闯王攻陷京师的时候,刘昊带着三太子突围准备去应天府 他深受皇恩,立志扶明于将倾斜,但是却发现大明已经烂到了根。贪官污吏,他不知道杀了多杀人,可却永远杀不完 最后就连他亲自救出来三太子也背叛了他“既然如此!那我走!我倒要看看,没了我刘昊的大明,还能撑多久 PS:本书并不扶明,一切都是剧情
- 历史鸡蛋加辣椒连载
- 最新章:第三十六章 请殿下监国
- 1644英雄志
- 崇祯十六年,西北皆墨,大厦将倾,尤家少年如何奋起,逆转西北,逆转天下?说英雄谁是英雄?长安城下衣锈铁,镇北台前沙卷风,一力擎天;金陵梦醒,蜀中路迢。江山北望。终不负,匹马鹿鼎贺兰雪,大将旌旗在人间
- 玄奇韭菜东南生连载
- 最新章:第一百零一章 破局(八)
- 大明1644
- 简介:明末,天灾席卷,人祸不断内忧外患的明朝,闯王李自成高呼”嗟尔明朝,气数已尽“李自成兵临城下,大军压境多尔衮围攻山海关,气势汹汹大明结局是否依旧如史书所说,皇帝自缢?百官皆降?一个偶然穿越为崇祯的理科生朱凌,且看他如何拯救大明,如何使得大明重回盛世!
- 玄奇此生不吃土豆连载
- 最新章:第二百八十八章:第一战!
- 兴明1644:重生崇祯杀出京城
- 农历三月十九,是道教‘日宫炎光太阳星君’的诞辰。太阳星君主火,大明亦尚火运。许是火火相加、物极必反。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李自成攻陷北京城;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朱由检将脖子套上了麻绳;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被锦衣卫百户、沈炼之子沈从文射断绳索摔下的崇祯,复活了.大明,重新有了希望
- 玄奇依然小小小猪连载
- 最新章:第66章:观念的变化
- 大明1644:我叫朱慈烺
- 公元1644年,李自成的闯军席卷北中国,关外建奴的兵锋直指山海关。留都南京的党魁忙着换皇上,辽东总兵吴三桂等着卖个好价钱。国破家亡之际,朱云龙魂穿大明太子朱慈烺。山河破碎,生灵涂炭。内无可执手之臣,外无可御敌之将。必死之局如何破解“不要慌,先奶一口闯军“关宁军?乖乖到我怀里来“攻势防御,离岸平衡“出
- 玄奇日月东出连载
- 最新章:第四十三章 最后的登莱新军
《开顺:1644》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玄奇,千千小说网转载收集开顺:1644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