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系列富户福利中,赵佶选择了让青溪县富户们种棉花。
这不只是富户们的福利,同时也是全体大宗人民的福利,可以让他们穿上更亲肤的衣服。
赵佶对青溪县的富户们说:“开春的时候,你们可以拿出一部分地来种棉花,秋天的时候卖棉花的钱,远远超过你们多交的税赋钱。”
种棉花?
全场静音:是我听错了,还是陛下说错了?不管这棉花是多好看的花,陛下让大家都去种,种出来卖给谁呀?
古代没有花农,也没有花卉市场。
棉花南北朝时期传入中国,初时只被当着一种观赏花卉,渐渐的有人种植,却仅限边疆地区,广大的北宋人民还是不知道棉花为何物的。
赵佶只得耐心解释:“棉花不是养来观赏的花,棉花可以拿来织布,棉花织的布比起麻布来,不知道要软和多少,不只如此,冬天的时候,棉花还可以拿来做棉衣,棉被,又轻又软又暖。”
全场沉静,只陈首富弱弱的问一句:“陛下,这世上真有这么好的花儿吗?”
“自古君无戏言,陛下说的话都敢不信?”不用赵佶回答,王光裕抢着帮赵佶回答了,虽然王光裕心里也不知道棉花到底长什么样子:“陛下,开春的时候,臣先种上三百亩地的棉花。”
这回张员外没有紧紧跟上,陈首富也没有,全县富户一个都没有。
毕竟这跟安置丈量队员家属不同,安置丈量队员家属的事传出去是善事,种棉花赔了,那是傻事,传出去就是个笑话。
变法四驾马车有心帮衬赵佶说几句,却无从说起,虽然陛下说得好听,毕竟谁也没看见过棉花,更别提种了,说到底,棉花还是个花呀。
赵佶知道富户们顾忌什么:“董爱卿,以每亩地的粮价,先给王爱卿写个三百亩粮的欠条,明天王爱卿就可以凭欠条去县衙拿钱,算是三百亩棉花的定金。”
先拿每亩的粮价,还只是定金?这棉花真的很值钱?
人心开始嘭嘭狂跳。
“员外郎,拿好县衙给你的欠条。”董其昌的心跳得比谁都厉害,如果富户们都种棉花,种亏了……
董其昌不敢想了。
只王光裕乐呵呵:“董县令,不用定金,到时候卖了棉花再拿钱不晚。”
“陛下让给的,员外郎你就拿着吧。”董其昌真心希望王光裕不要拿。
王光裕还是真没想拿。
“王爱卿,拿着吧,不只是你,但凡要种棉花的,县衙一律都先付定金。”赵佶却非要王光裕拿。
不拿不行啊,不拿就没人跟上,而且这事赵佶也是稳赚不赔。
王光裕便将欠条收了:“是,陛下,那臣明天就去县衙拿定金。”
这就是说种棉花稳赚不赔,而且还早早的就把钱拿到了手,这样的话,不种棉花才是傻子呢。
“陛下,小民也种上三百亩。”又给王光裕抢了个先,张员外那叫一个气哟,而且每每在赵佶面前自称小民的时候,张员外更是气得很。不过这一回张员外是彻底服了自己这个连襟,内心里承认,人家确实比自己有见识,有魄力。
“陛下,小民种上六百亩。”能种上六百亩的,只能是青溪县首富陈员外了。
“好。董爱卿,赶紧让人记一下报名的顺序,到时候按顺序发种子,先报名先得,种子不够的话,后面的人只能等明年了。”赵佶这不这是营销手段,这是大实话,边民种的棉花本就是零星半点,除了给自己留点来年的种子,估计多余的种子都不知扔哪里去了。
赵佶这话一出来,富户们报名就是争先恐后的场面了。
穷人们只能相互说:“赶紧开荒地去,等明年也种点棉花,不图卖钱,给自己做两件好点的衣裳。”
推广棉花种植顺利完成。
回到县衙,青溪县变法五人小组开了一个会。
一扫丈量小组被杀的阴霾,五人的心情前所未有的好。
小说推荐
《朕不是败家皇帝》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历史,千千小说网转载收集朕不是败家皇帝最新章节。